5g关键技术有哪些,5g核心网的关键技术( 二 )


在多天线及组网场景下 , 全双工技术的应用难度更大 。
关键技术4:D2D
传统的蜂窝通信系统的组网方式是以基站为中心实现小区覆盖 , 而基站及中继站无法移动 , 其网络结构在灵活度上有一定的限制 。
随着无线多媒体业务不断增多 , 传统的以基站为中心的业务提供方式已无法满足海量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业务需求 。
D2D 技术无需借助基站的帮助就能够实现通信终端之间的直接通信 , 拓展网络连接和接入方式 。
由于短距离直接通信 , 信道质量高 , D2D 能够实现较高的数据速率、较低的时延和较低的功耗;通过广泛分布的终端 , 能够改善覆盖 , 实现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支持更灵活的网络架构和连接方法 , 提升链路灵活性和网络可靠性 。
目前 , D2D 采用广播、组播和单播技术方案 , 未来将发展其增强技术 , 包括基于D2D的中继技术、多天线技术和联合编码技术等 。
5G进展及关键技术介绍 内容来自用户:碰撞的艺术
5G关键技术简述
姓名:李艺超
学号2016210138
目录2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3
二、5G的演进路线及发展现状4
三、5G网络的优势及创新点5
四、5G的七大关键技术5
1、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NOMA)6
1.1串行干扰删除(SIC)6
1.2功率复用7
2、滤波组多载波技术(FBMC)8
3、毫米波(Millimeter Waves , mm Waves)9
3.1毫米波小基站:增强高速环境下移动通信的使用体验10
3.2基于毫米波的移动通信回程10
4、大规模MIMO技术(3D /Massive MIMO)11
5、认知无线电技术(Cognitive radio spectrum sensing techniques)13
6、超密度异构网络(ultra-dense Hetnets)14
7、多技术载波聚合(multi-technology carrier aggregation)16
五、5G未来前景17
六、参考文献18
自2009年5月27日瑞典电信运营商Telia宣布启用世界上第一个4G(LTE:Long Term Evolution)试商用网络以来 , 4G网络的部署已在全球全面开花 。 根据GSA的最新报告 , 截至2014年第2季度 , 全球111个国家已经部署了300多张LTE网络(其中41张为TD-LTE网络) , 用户总数达到2.45亿 , 市面上的LTE终端达1900款 。 2013年12月4日 , 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4G牌照 ,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获得TD-LTE牌照 。 此举标志着中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正式进入4G时代 。 在短短一年间 , 中国移动的有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着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5G关键技术到底有哪些 华为的G技术 。 去年底 , 以华为为核心代表、由中国主导推动的PolarCode码被GPP采纳为
中国掌握了哪些5G关键技术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NOMA):
我们知道3G采用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irect Sequence CDMA , DS-CDMA)技术 , 手机接收端使用Rake接收器 , 由于其非正交特性 , 就得使用快速功率控制(Fast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 TPC)来解决手机和小区之间的远-近问题;而4G网络则采用正交频分多址(OFDM)技术 , OFDM不但可以克服多径干扰问题 , 而且和MIMO技术配合 , 极大的提高了数据速率 。 由于多用户正交 , 手机和小区之间就不存在远-近问题 , 快速功率控制就被舍弃 , 而采用AMC(自适应编码)的方法来实现链路自适应;NOMA希望实现的是 , 重拾3G时代的非正交多用户复用原理 , 并将之融合于现在的4G OFDM技术之中 。 从2G , 3G到4G , 多用户复用技术无非就是在时域、频域、码域上做文章 , 而NOMA在OFDM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维度——功率域;新增这个功率域的目的是 , 利用每个用户不同的路径损耗来实现多用户复用 。
实现多用户在功率域的复用 , 需要在接收端加装一个SIC(持续干扰消除) , 通过这个干扰消除器 , 加上信道编码(如Turbo code或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等) , 就可以在接收端区分出不同用户的信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