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56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什么民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蒙古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 , 蒙古语为“查干萨仁” , 即白色的月 。 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 , 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 。 此外还有祖鲁节、麦尔节、祭敖包、打鬃节、那达慕、马奶节等 。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 , 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 。 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 , 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 。 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 , 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

傣族

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 均与佛教有关 。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 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 , 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 , 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 , 一般持续3至7天 。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 , 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 , 叫“叭网玛” , 意为岁首 , 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 , 最吉祥的日子 。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
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哪些?(请列举一个?) 1、春节
中国农历新年 , 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 , 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 春节历史悠久 , 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
春节期间 , 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 , 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 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 , 形式丰富多彩 , 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
2、元宵节
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 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
此外 , 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
3、端午节
端午节 , 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 , 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
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 总的来说 ,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 , 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 , 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
【民族传统节日有哪些,56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4、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 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 ,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 既是自然节气点 , 也是传统节日 。 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 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 , 至今不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