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收益包括哪些,其他收益包括哪些科目


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哪些? 首先我们先来理清楚所有者权益到底是什么 , 他包括了几个方面 。
一、所有者权益里面的所有者就是公司的股东 , 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做“股东权益” 。 最常见的一个基本等式是这样的: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 或者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所以我们可以从等式中的资产跟负债的细分来看出所有者权益到底是什么 。
二、从以上方面可以细分出 , 所有者权益可以分成五个部分:实收资本或者股本 , 资本公积 , 其他综合收益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三、而在问题中指出的的其他收益其实就是“其他综合收益” , 也就是我们专业上的“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
1.先看什么是利得 , 利得就是“偶尔”得到的好事 , 在会计上的“偶尔”也就是不是主营活动 , 非日常活动中的得到的 。 损失就是指“偶尔”遭受到的坏的事情 。 同理可得 , 这也就是不是在日常活动中的损失 。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者损失对应的就是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 而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者损失就是指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者损失 。
3.既然知道了对应的项目是什么了 , 那我们理解清楚对应项目之后 , 就能更好地理解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者损失了 。 当期损益就是计算入损益类科目就行了 , 我们常见的“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就是属于损益类科目的 。
总结:我们如果理不清楚一些科目的具体含义 , 我们也可以从对应的科目的理解中 , 去推算出反过来的科目 , 这样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 从而使我们更好地进入会计行业 。

其他综合收益包括哪些 2017年5月10日 , 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 自2017年6月12日起施行 。
“其他收益”是本次修订新增的一个损益类会计科目 , 应当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其他收益”项目 , 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该项目中反映 。 该科目专门用于核算与企业日常活动相关、但不宜确认收入或冲减成本费用的政府补助 。
收益是指就该财产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 。 收益权也可以以法律的规定或所有人的同意 , 而归非所有人取得 。 生产上或商业上的收入 , 营业收入、得到益处 。
基本含义
受益经济学概念
从历史上看 , 收益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中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 , 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 把收益看作是财富的增加 。 后来 ,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 。
1890年 , 艾·马歇尔(Alfred Maarshell)在其《经济学原理》中 , 把亚当·斯密的“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引入企业 , 提出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的经济学收益思想 。
会计收益的内在缺陷
通过对上述两种收益概念的比较和分析 , 就可以发现会计收益的内在缺陷 , 即:会计收益没有考虑通货膨胀、持产利得、商誉提高以及它们价值变动所产生的影响 , 而只追求可靠性、可验性和可计量性 ,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 。
会计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开始注意吸收经济学的收益概念中某些合理内核 , 引导现代会计理论的收益概念朝着经济学的收益概念方向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