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有哪些,各个地方的民俗文化( 二 )


民俗文化现象是适应一定的社会生活, 首先是物质的生活和相应的社会心理需要而生成、传播和继承的;同时它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相应的功能, 即主要在于规范、便利和调节人们的社会生活, 使之得以巩固和发展 。 即便一些在以后失去原来意义的风俗, 往往也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 在生活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满足人们的社会与文化需求 。
研究各种民俗文化现象, 将有助于对社会历史传统的梳理与展示, 有助于对民众实际生活及其观念、心理的考察与理解, 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 现代民俗学的研究注重实证, 要求开展田野实地调查以获得研究的基本依据, 包括搜集在民间保存、记忆、变通运用的各种民俗资料, 观察和体验民众实际生活 。
同时, 至少在中国还应结合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 民俗学研究强调对民族或地方的生活文化进行客观描述, 也对其形成及演变规律、内外部关系和性质特征等作出解释 。 由于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和需要有多种观察角度, 因此, 亦经常借鉴相关学科的资料、理论和方法 。 民俗学尤其和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艺学等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 。
民俗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五千年历史长河孕育出极为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 然而, 民俗所具备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 尤其是如今的青少年对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 。
造成民俗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是社会经济的转型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二是外来文化的输入对民俗文化的渗透;三是大众传媒的兴起对民俗文化的挤压 。 而另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教学对民俗文化的冷落 。
长达几十年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 尤其文史学科教学长期处于对课本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漠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 缺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缺乏对中华民族民俗文化应有的了解, 从而导致了当前一代青少年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民俗修养的欠缺、以及整体人文素养不高的现状 。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 自古以来, 我国就特别注意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教化作用, 这种教化就是运用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约束力, 对民众个体进行教育和规范, 以摈弃陋习, 发扬良好风气 。
孔子说:“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安上治民, 莫善于礼 。 ”其中所渗透的就是民俗文化在社会安定和控制中的作用 。 荀子说: “论礼乐, 正身行;广教化, 美风俗 。 ”这就是强调要利用民俗文化, 塑造某个民众群体所认同的高尚的个人品质和行为 。 所以, 对于青少年学生, 民俗文化教育有着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 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认识, 并以此引领他们的行动, 对培养他们的优良道德品质非常重要 。
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 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风尚、礼节、习惯, 并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特别是其精华——传统美德 。 我们应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律己修身”“仁爱孝悌”“诚信好礼”“精忠报国”“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传统美德, 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处世, 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 提高他们的素质 。
加强民俗教育, 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意识 。 民俗是社会、集体的创造, 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 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某个民俗或地区的民俗中, 一般都保留了该族或该地区人民的好恶感情和审美情操 。 能传承至今的民俗, 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有不少美的东西 。 在民俗教育中加强这一方面内容,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先人的审美观, 进而增强其审美意识 。 如介绍端午节赛龙舟, 蒙古族赛马, 苗族斗牛、跳芦笙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民俗, 可以使学生透过活泼、生动的民俗活动, 看到各族人民对积极健康生活的追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