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作古装衣服图解


古装的服装怎么制作呢? 男装的式样:
1)自“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 , 延续了夏 , 商 , 周(春秋战国) , 秦 , 汉 , 三国两晋 , 南北朝 , 隋 , 唐 , 五代 , 宋 , 蒙元 , 明 。 并影响了日本 , 朝鲜等国 。 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就是这种 。
2)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 , 五代 , 宋 , 元 , 明 。 并影响了日本 , 朝鲜等国 。 宋太祖 , 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 。 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 , 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1)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
2)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 , 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 , 不在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 。 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 。
古装衣服怎么做的 古代的衣服没有立体裁剪 , 制作起来很简单 。
1、左右各一片缝合 , 加上领子即可 。
2、 各种不同领口的裁剪
3、褙子

古装衣服如何做 网上教程挺多的 , 你可以直接去搜索汉服教程 , 手工客网和肉丁网上也有不少的教程 , 你可以找找看 。
如何DIY古代服装方法图解 古代衣服(汉服)制作方法——转自汉网论坛

襦裙简易裁法

(声明:用这种方法确实能做出一套襦裙 ,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 , 但是……未必就是正确答案 。 所以 , 也希望有经验的前辈对其中的错误能加以指正 。 )

这里贴的是襦裙的基本型裁法 , 其中襦为合身型的交领短襦 , 宽度以人的胸围大小为基准 , 长度仅过腰部而未及臀(如果是长度到臀部或超过臀部的 , 下摆需加宽而成圆弧形 , 就不是图(1)中的方形下摆了 。 当然也可以继续采用这种剪裁法 , 但宽度须以臀围大小为基准 , 这样当襦束在裙内后 , 上身就会有太多多余的布量) , 裙为围合式半截长裙 。

一、襦的裁法

交领襦的常见裁法有两种 。 因为交领的缘故 , 前襟会重叠一部份的布 , 一片布很难满足

前襟布量的要求 , 因此 , 这两种常见的裁法都是由两片布来组成一件襦 。 一种是后中破开法(如图(1)所示) , 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后背正中 。 古画中常见人的衣服后背正中有一道明显的线 , 当是采用了这种裁剪方法;另一种是前襟补量法 , 即两片布的缝合线在右前襟 , 这种剪裁法的优点是缝合部位被左襟所掩盖 , 衣服表面看不出来 。 这两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是通过调整肩袖部斜度来满足前襟重叠部位所需布量的剪裁方法 , 只需要一片布即够 , 不需要另外再裁开来 , 但因为我不是很了解这种方法 , 也就不详说了 。
[img][/img]

下面要介绍的是后中补量法(这是我经常用的方法 , 因为我觉得这种方法要更传统一些) 。

步骤一:开剪前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数据:胸围、肩袖长、背长、衣长、袖缘宽、领边宽、袖口止口、衣服下摆止口等 。

胸围:指衣服的胸围而非人体的胸围 。 它等于人体的净胸围+衣服松量 。 把软尺水平状通过乳峰点的位置测得人体的净胸围(注意软尺要松紧适度) , 衣服松量由自己喜好决定 , 一般来说 , 松量4CM~6CM为紧身型(适合要求比较紧身的中衣或单穿的襦) , 8-10CM为合体型(可单穿或里面再加一两件衣服) , 14CM以上算是宽松型 , 但这是对一般厚度的布料而言的 , 如果是比较厚的冬天布料或者里面准备做夹棉 , 还要在各型的基础上视面料的厚度而加大松量 。 如果不方便量 , 可以参考现代成人女子的净胸围尺寸:S型76CM , M型82CM , L型88CM , XL型96CM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