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行业数据,行业数据是什么( 二 )


如何获得行业的统计数据? 2009年以来 , 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愈加活跃 , 数据显示 , 157家上市公司在年内推出或实施了重大资产重组方案 , 置入上市公司的资产价值达到3330亿元 。 在这些并购重组活动中 , 以促进产业整合、行业升级为目的的国有资产重组、整体上市最为引人瞩目 , 同时 , 众ST公司为“保牌摘帽”而进行的借壳上市等一系列并购重组也为二级市场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 其中 , 102家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或现金支付收购资产的方式进行重组 , 其余公司则多采用资产置换 , 或出售资产同时进行吸收合并、定向增发收购资产的方式进行重组 。 钢铁行业区域性的整合一直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 攀钢系的重组刚刚落下帷幕 , 唐钢系(唐钢股份吸收合并邯郸钢铁和承德钒钛)、山钢系的重组已经开始 。 西飞国际、银河动力等航天军工行业的重组也没有间断 。

2009年陡然增多的是电力行业的并购重组 。 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华银电力、桂冠电力和豫能控股等8家公司通过资产置换、定向增发等方式购入电力资产 , 除长江电力外 , 其余7家公司购入资产总额达166.67亿元 。

此外 , 医药行业也有5家公司进行重组 。 上海医药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 , 同时定向增发收购资产 。 汽车行业也有上海汽车、星马汽车、华域汽车、长春一东和东安黑豹等5家公司进行并购重组 。
临近年底 , ST公司又将为“保牌摘帽”进行冲刺 。 而每年也有不少ST公司通过重组实现“华丽的转身” , 如原*ST兰宝重组后更名为顺发恒业、*ST亚华更名为嘉凯城 。 其中 , 10月份以来就有包括*ST嘉瑞、ST建机、S*ST万鸿和S*ST朝华在内的11家ST公司推出了具体的重组方案 。 S*ST万鸿11月24日披露了资产重组草案 , 公司拟向佛山市顺德佛奥集团有限公司和佛山市顺德区富桥实业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所合计持有的佛山市奥园置业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 , 交易价格为13.16亿元 。

房地产公司一直热衷于借壳上市 , 今年进行重组的ST公司中又有22家公司重组后将投身于房地产业 。 如通过重组购入北京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的S*ST圣方 , 购入宁波银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S*ST兰光 , 购入北京天润置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的*ST嘉瑞 。

如何在网上得到行业数据?比如一个产业的产品产量 在碳交易的配额分配中 , 通常使用行业基准线法和历史法为企业分配免费配额 。 前者实际上是同行业同产品之前横向比较 , 奖励先进 , 惩罚落后;后者实际上是企业和自己历史排放水平纵向比较 , 只需要比自己以前做得更好即可 。 历史法虽然操作相对简单 , 但会带来“鞭打快牛”的问题 , 对先进的企业并不公平 , 因此 , 在条件符合的企业 , 还是优先采用行业基准线法 。 那么 , 所谓的“条件符合” , 是指什么条件呢?

一:产品相对单一 。 产品复杂的行业难以对其节能减排的行为进行比较 。 举个例子 , 陶瓷生产企业根据客户的要求每年会生产几十种不同的瓷砖 , 而一个最简单的地板砖和一个在吸水率、硬度、耐磨度等指标表现良好的高级地砖 , 前者比后者能耗少50%以上 。 政府如果简单对所有瓷砖采用统一的基准线 , 相当于惩罚生产高级地砖的行为 , 不符合鼓励产业升级的原则 。 合理的方法是只能低端产品和低端比 , 高端产品和高端产品比 。 但我国实际上缺乏相关统计基础 , 而且陶瓷企业产品每年都在变化而且缺乏分产品详细的能耗及排放统计基础 , 难以针对具体的产品设定基准线 , 短期内就不适合采用基准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