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亲老了,给予他最好的呵护,便是守护好他心中的“男孩梦”

人们常说 , 每一个母亲 , 都曾是一个爱做梦的小女孩 , 在如花似玉的年纪里 , 编织着关于未来的五彩斑斓的梦 。
其实 , 每一个父亲 , 何尝不也曾青春年少呢?他们的心中 , 也永远住着一个“小男孩” , 偶尔想要任性、撒娇 , 甚至哭泣、躲避 。
当又一个父亲节来临 , 父亲又老了一岁 , 望着他愈加苍老的身躯 , 以及日常相处中 , 越来越少的话语 , 越发觉得 , 父亲成为了一个“老小孩” 。
当父亲老了,给予他最好的呵护,便是守护好他心中的“男孩梦”
01
儿时记忆里的父亲 , 有着“小男孩”般的淘气和执拗 。
我的父亲 , 是一个沉默寡言且有几分忧郁的人 。
小时候 , 他和妈妈吵架 , 总是妈妈一个人喋喋不休 , 他一言不发 , 等到妈妈口干舌燥了 , 他便递上一杯水 , 若是妈妈很快就接过水杯 , 他便长舒一口气 , 紧张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
妈妈常常说 , 爸爸也是她带着的“孩子” 。
之所以“长不大” , 大概是因为 , 爸爸在八岁时失去了母亲 , 十岁又失去了父亲 。
虽然家里条件很苦 , 爸爸还是伯伯们的养育下 , 上了高中 , 学了电工 , 学会了开拖拉机 , 成为当时生产大队的电工专员 , 也就是那时 , 他认识了在大队里负责养猪的妈妈 。
妈妈家有六个女儿 , 外婆很快对这个有文化、有技术、又忠厚老实的准女婿宠爱得不行 , 有一点点好吃的 , 也要留着给他吃 。
爸爸很快融入到妈妈家 , 大家庭的温暖 , 让他甘之如饴 , 也让他找到了“依靠” 。
因为有了三个女儿 , 爸爸肩上的担子也重了许多 , 他开始专门开拖拉机跑运输 , 每天早出晚归 。
爸爸每次回来 , 都会给我们带小人书、薄荷糖、杨梅干等;每到逢年过节 , 总会有新衣服、新鞋子 , 各种好看的扎头发的花 , 还有很多鞭炮、烟花 。
至今 , 我都记得 , 爸爸带着我们在河边放鞭炮的场景 , 用打火机点燃引线 , 然后迅速地扔到河里 , “砰”地炸出一个水花 , 这份夹杂着无限快乐的胆战心惊 , 属于我们姐妹三 , 也属于爸爸 。
除此之外 , 爸爸很爱唱歌 , 他买来了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录音机 , 播放磁带的那种 , 家里总是会飘来悠扬的歌声 。 哪怕是后来爸爸卖掉了拖拉机 , 进厂打工又遭遇辞退 , 生活很困顿的那些年里 , 家里依然有歌声飘出 。
爸爸的淘气 , 爸爸的倔强 , 成了我们这个家 , 很温柔的一部分 , 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爸爸失业的低谷 , 那段日子实在很长很长 。
当父亲老了,给予他最好的呵护,便是守护好他心中的“男孩梦”
02
为人父母后 , 才懂得父亲的隐忍和沉默 。
小时候 , 我总觉得 , 爸爸是最能干的人 。
相较于发小、同学们的爸爸 , 只会埋头干活挣钱 , 我觉得 , 我的爸爸比他们的爸爸有趣多了 。 他会教我们声情并茂地唱歌 , 会开着拖拉机带我们去兜风 , 还能背着大大的工具箱 , 为他人检查电线线路 。
但这份“独特” , 让父亲显得“鹤立鸡群”;同村的人 , 一起出去打工 , 就各种想法设法排挤他 。
当父亲卖掉了拖拉机之后 , 家中收入来源成了很大的问题 , 父亲打工屡屡受挫 。 那段时间 , 父亲时常在家里喝闷酒 , 全家笼罩在沉闷的气氛中 。
但尽管在外受气很多 , 郁郁不得志 , 他还是坚持出去找事做 。 到工地上“打小工” , 累苦力 , 每天赚的钱很少 , 时常为学费发愁 。
有一次 , 为了让我能参加一次免费的参观游览活动 , 爸爸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 , 找他聊了整整一个下午 。 当我无意中看到父亲落寞地从校长办公室出来的时候 , 他那种无力感 , 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父亲的悲伤、隐忍 。 父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