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血常规化验单上的数据,全血24项检查化验单解读


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 知识点: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三类细胞 。 分清楚这三种细胞在身体内的作用和它们数量提示的症状, 看懂血常规化验单就是小事一桩了 。
每次去看病, 尤其是有发烧症状的时候, 医生都会开个单子让你去做验血 。 生着病还要被扎指头, 心里一定很郁闷吧, 更郁闷的, 你不觉得是那一张张让你看得云里雾里的化验单吗?
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因此关于血液的一般化验就有了针对血细胞的血常规和针对血浆的血生化 。
这么多项目, 看着的确让人眼晕, 如果我们能稍微简化一下, 就没那么复杂了 。 让我们根据血细胞组成, 把血常规分为三个部分 。
从生物课本中, 我们知道, 红细胞并不直接运输氧气, 而是由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后再运输血红蛋白, 所以, 出现在这个位置的向下的箭头, 提示贫血, 孕妇及营养不良者的这一项目通常偏低, 大出血、慢性出血性疾病同样引起这两项指标的降低 。 另外, 这两项指标的下降并不能指示白血病, 但很多情况下, 白血病能引起它们的下降;上升, 则提示造血功能旺盛, 常见于高原居住的人, 如西藏地区居民的这一项目普遍较高, 也可见于各种造血系统疾病、严重烧伤、高血压等 。 在这里稍微延伸:化验单结果异常并不总代表身体患有疾病, 化验单上的参考范围仅仅是一个参考, 根据一个地区绝大多数人的化验结果统计而成, 非本地区居民, 或有较长时间未居住于该地区, 甚至从事某些特殊职业、怀孕的情况下, 某些项目后面可能会被判定为“不正常”而画上一个箭头 。
再看看“红细胞压积” 。 它是一个比值, 指示红细胞占血液体积的比例, 用百分数表示 。 它反映红细胞和血浆之间的体积关系 。 它的上升提示血液浓缩, 通常指示身体处于缺水的状态;下降则提示血液稀释 。
表格中, 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反应红细胞的发育情况, 升高或缩小均提示造血系统的问题 。 平均血红蛋白量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通常指示近期的营养状况 。
我们体内的白细胞, 主要是起到免疫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 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常常意味着免疫系统的变化 。 它的轻微升高提示身体存在炎症, 或者女性处于生理期、妊娠期, 甚至情绪的剧烈波动 。 它的大幅度升高提示严重的感染或白血病 。 白细胞计数的减少可能存在于某些特殊的感染、败血症中, 一些药物也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降低 。 肿瘤可以引起白细胞计数的波动, 具体不定 。 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类, 有粒细胞, 包括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无粒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
再来看看有粒细胞 。 它名字中的“粒”, 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水解酶颗粒, 所以, 有粒细胞通常承担清除异物的任务 。 细菌性感染以及中毒时, 中性粒细胞被动员去清除它们, 中性粒细胞计数会升高, 然而, 在感染伤寒等传染病时, 由于中性粒细胞大量死亡, 这一项目的计数会减小 。 嗜酸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常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 以及过敏反应, 它们的升高常常表示身体正遭受寄生虫的感染或者处于过敏状态中 。 无粒细胞则分泌各种抗体以及活性物质, 所以, 病毒感染、传染病、淋巴瘤等疾病均能引起无粒白细胞的数值波动 。
各项白细胞比率反应免疫系统的工作侧重点, 提示免疫系统正在加强某一方面的免疫反应 。 值得注意的是, 白细胞计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波动, 常提示白血病, 这种情况下应给予高度重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