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皮如何擀得快( 六 )


用料:中筋粉 500g、细砂糖 35-40g、酵母(冬天) 10g、酵母(夏天) 8g、冬天用温水 40度 250-255g、夏天用凉水 245g
1、首先先把所有材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 。
2、然后把它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揉10到15分钟) 。

3、这时候盖上拧干的湿毛巾,静止发酵到2倍大 。
4、然后把发酵好的面团拿出来继续揉,揉4-5分钟 。
5、下图可以看到,揉好的面团是没有大气孔的 。
6、然后分成小剂子,剂子面皮每个约40g左右 。
7、把剂子按扁,擀成中间稍厚周围较薄的面皮(看下图),就可以进行制作包子了 。

怎么擀包子皮 第一大发面技巧:选对发酵剂 。
1、发面用的发酵剂有三种:小苏打、面肥(老面)和干酵母粉 。 它们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适的条件下,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受热膨胀使得面团变得松软可口 。
2、小苏打释放的气体并不丰富,所以用它发面的成品松软度不是非常好 。 而且它是弱碱性物质,会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降低面食的营养价值,不建议选用 。
3、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发酵之后留取的一块面团,适当保存之后用它来做菌种启动发酵 。 面肥必须要搭配碱来使用,是因为它会使面团产生酸味 。 但碱会破坏面粉的营养,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费,所以也不建议使用 。
4、活性干酵母(酵母粉)是一种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它不仅营养成分丰富,更可贵的是,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它还不仅自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它对面粉中的维生素还有保护作用 。 还不仅仅如此,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还能增加面团中的 B族维生素 。 所以,用它发酵制作出的面食成品要比未经发酵的面食如饼、面条等营养价值高出好几倍 。

第二大发面技巧:发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
发酵粉是天然物质,用多了不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只会提高发酵的速度,也许还能增加更多的营养物质也说不定 。 所以,对于面食新手来说,宜多不宜少能保证发面的成功率 。

第三大发面技巧:活化酵母菌对新手比较重要 。
加干酵母的方法其实是不讲究的 。 有时候偷懒就直接和面粉混合了,再加温水和面 。 不过对于新手来说,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匀等问题,会对发面结果产生一些影响 。 所以,建议新手先活化酵母菌:适量的酵母粉放入容器中,加30度左右的温水将其搅拌至融化,静置3-5分钟后使用 。 这就是活化酵母菌的过程 。 然后再将酵母菌溶液倒入面粉中搅拌均匀 。

第四大发面技巧:和面的水温要掌握好 。
和面用温水 。 温度在28-30度之间最好 。 用手来感觉 。 别让感觉出烫来就行 。 特别提示:用手背来测水温 。 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议用温水 。 能节约时间 。

第五大发面技巧: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当 。
面粉、水量的比例对发面很重要 。 不少朋友总是说发不起来,可能是因为面团太硬了 。 水少面多,面团就硬,这样的面团适合做手擀面 。 水多面少,发出来的面团软踏踏,成品口感差 。 给个大致的配比:500g面粉,水量不能低于250ml,即约等于:2:1的比例 。 当然,做馒头还是蒸包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和饮食习惯来调节面团的软硬程度 。 同时也要注意,不同的面粉吸湿性是不同的,还是要灵活运用 。

第六大发面技巧:面团要揉光滑 。
面粉与酵母、清水拌匀后,要充分揉面,尽量让面粉与清水充分结合 。 面团揉好的直观形象就是:面团表面光滑滋润 。 水量太少揉不动,水量太多会沾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