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教学,幼儿园12种教学方法( 四 )


二、数学在各领域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教育
新《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 , 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 , 相互渗透 ,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 寓教于生活中、游戏中 。 ”例如 , 在绘画、泥工活动中 , 幼儿可以获得有关空间、形状、对称以及体积、重量等感性知识 。 幼儿在收放玩具时可引导他们学习排序;分点心和摆椅子时 , 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数量以及与小朋友的一一对应关系;幼儿在幼儿园过生日分蛋糕时 , 引导幼儿学习等分 。 通过教师引导 , 可提高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比较能力 。
三、加强教学多元化设计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水平 , 首先要融入创新意识 , 摒弃传统保守的落后思想 , 不断突破教学障碍 , 进而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求 。 例如:在《敲铃》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听音记数能力;可以借助《小猫钓鱼》游戏训练幼儿的点数能力及观察力 。
总之 , 教学设计应充分结合幼儿自身条件因材施教 。 只要我们选择适当的材料 , 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教学 , 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 就能感受到幼儿数学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 。
幼儿园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要当好一名幼儿教师 , 首先要有爱心 , 耐心、责任心 。 幼儿教师除了有教育的技能之外 , 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 一颗理解家长的心 。 踏踏实实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 将心比心 , 理解家长 , 让他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 , 把孩子放在幼儿园放心、安心、开心 。 幼儿教师要爱孩子 , 喜欢和孩子在一起 , 更要爱自己的工作 。 只有这样 , 工作起来才有动力 , 才会甘愿无私的付出 , 把工作做好 。 毕竟我们所面对的是孩子 , 他们是一张张白纸 , 等待我们用爱心去填写 。 但是仅有爱心是不够的 , 还要有耐心 。 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 , 在教他们的时候 , 很多事情是要反复去做的 , 很多话也是要不断重复的 。 比如:一些很简单的事 , 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便丢玩具、上课讲话要举手等等 。 这些事情都很琐碎 , 每天都要强调 , 不要觉得烦 , 这就是孩子的天性 。 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差 , 只有老师多督促 , 才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 我觉得在工作中 , 责任心也是很重要的 。 幼儿教师有她工作的特殊性 , 不仅要教给孩子们知识 , 而且要关注孩子们的饮食起居 。 要照顾好每一个孩子 , 不仅仅是在嘴上说的 , 要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 。 多关心孩子和他们沟通 , 了解他们的想法 , 才能正确的引导他们 。
其次是教师的专业素质 。 做一名幼儿教师 , 第一步就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 , 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在脸上 , 只要你留心观察 , 就会发现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 , 以便于因材施教 。 像有的孩子爱哭 , 有点儿爱娇气 , 要让他学着坚强一点;有的孩子比较内向 , 不爱说话 , 要多引导他 , 帮他树立信心 , 多鼓励;有的孩子很霸道 , 不喜欢分享 , 什么东西都抢到自己手里 。 所以要多组织孩子们在一起游戏、共同做一件事 , 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 我就不一一举例了 。 第二步要学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求知欲 。 孩子都爱玩 , 对新鲜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 , 怎么能把要学的知识融入到游戏中 , 让孩子又学了 , 又玩了 , 这是需要我们不懈努力的 。 第三步要学会和家长沟通 。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 如果家长能配合老师工作 , 在家严格要求孩子 , 不娇纵孩子 , 这样教学活动会开展得更顺利 , 孩子会进步的更快 。 像我们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家访活动、亲子活动以及家校互动等 , 都是我们幼儿园和家长沟通的好方法 。 第四步是要有集体意识 。 独木不成林 , 滴水不成冰 。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 我们幼儿园是一个大家庭 , 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 , 只有大家团结一致 , 共同进步 , 才能把幼儿园建设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