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摇呼啦圈,呼啦圈转不起来老是掉


初学呼啦圈的要领(怎么转好呼啦圈) 转呼啦圈是人人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 , 不仅可以使小腹变得平坦还可促进胃的消化 , 具体如下
1、可以先做腰部的练习 , 双脚分立与肩同宽站立 , 上体保持正直不动 , 扭动臀部和髋关节 。
2、在刚开始转动呼啦圈的时候 , 可以用手扶着呼啦圈 , 然后向相反方向甩过去 , 同时腰部要向呼啦圈甩过去的相反方向扭动 。
3、在转动的过程中 , 速度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 , 呼啦圈能够刚好转起来又不掉下去即可 。
4、如果呼啦圈快掉下去了 , 则可以微微下蹲 , 慢慢将呼啦圈转回到腰间 。

注意事项:
1、不可心急 , 摆正心态 。
2、选择合适自己的呼啦圈 , 刚开始练习不以选择过重的 , 注意练习时间 , 练呼啦圈可以使腹肌更平滑结实 , 促进肠胃消化 。

怎么才能快速学会转呼啦圈 关于呼啦圈的玩法:首先把圈套住身体的某个部位 , 一般在腰腹部;然后开始转动身体 , 保持平衡;初学者不要走动、也不必变换花样 , 要注意均匀摇动 , 比赛时谁坚持的时间长 , 谁就是最终获胜者 。

二、几个注意的问题
1、运动多久能达到健身效果?

摇呼啦圈是一种全身性运动 , 可以达到运动瘦身的效果 , 不过运动的时间一定要够长 。 因为摇呼啦圈的运动强度并不很强 , 惟有延长运动时间而且是持续性的运动 , 达到有氧运动的阶段 , 这样才可消耗身体储存的脂肪及过多的热量 。 到底应该摇多久才能达到健身效果?不妨参考国家体育总局推行的“三三三”运动 , 每周运动三次 , 每次至少三十分钟 , 心跳达一百三十下 。 由于摇呼啦圈的运动强度不够 , 如果要增加心跳速率 , 就必须要加快摇动的速度 。

2、呼啦圈越重效果越好?

其实 , 不见得越重越好 。 或许较重的呼啦圈在开始的一刹那 , 需要花较大的劲儿才能甩得动 , 不过之后便成为一种惯性运动 , 重点还是运动的时间一定要够久 , 否则短暂的剧烈运动只属于无氧运动 , 只会换来肌肉的酸痛 , 并不会消耗多余的热量 。 另外 , 呼啦圈在甩动时会撞击腹部、背部内的脏器(如肾脏) , 太重的呼啦圈相对地撞击的力量也较大 , 可能会有伤及脏腑的危机 , 所以还是选择重量适中的吧!

3、不适合有腰肌劳损或缺钙者

因为摇呼啦圈主要靠腰部用力 , 充分运动了腰肌、腹肌、侧腰肌等部位 , 坚持运动可以达到收紧腰腹的效果 。 但是 , 需要提醒的是有腰肌劳损者、脊椎有伤者、骨质疏松患者以及老年人 , 是不适宜此项运动的 。 另外 , 在摇呼啦圈之前 , 应当先做一些伸展运动 , 伸展韧带 , 避免扭伤 。

更让大家感兴趣的是 , 呼啦圈是一项可以变化出很多玩法的健身项目 , 很多幼儿园把呼啦圈用来做集体的健身操 , 很多时候 , 呼啦圈还可以用作大型团体操表演中的一项 , 随着表演者手持呼啦圈摆出各种姿势 , 场上马上会变换出各种图案——一个普普通通的圆圈在人们手中可以产生如此多的变化 , 不能不说是呼啦圈这种运动的独有魅力 。

小贴士:呼啦圈运动不当易伤身

随着呼啦圈热再度兴起 , 专家提醒 , 进行呼啦圈运动时应让身体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并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

据有关报道 , 以前曾有人在晨练中进行呼啦圈运动半小时后 , 突然感到左腹部疼痛不已 , 并伴有冷汗、呕吐等症状 。 运动停止后 , 症状并未减轻反而逐步加剧 , 后经医院检查诊断为旋转呼啦圈时导致的脾脏破裂大出血 , 经手术治疗后才得以康复 。 还有的人在玩呼啦圈时也因运动不慎造成左侧髋骨关节疼痛 , 经医院检查为左侧髋骨关节断裂 。 针对这样的情况 , 专家指出 , 群众在进行呼啦圈等运动前应向专家就运动方法、技巧等问题进行咨询 , 要遵循运动量、运动幅度由小到大、全身运动由局部到整体的原则 ,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 让身体得到一定适应后再进行较大强度的运动 。 专家强调 , 呼啦圈运动中不规范甚至变形的摇、扭动作不仅达不到运动效果 , 还可能因内脏、筋骨受到过分挤压而造成身体伤害 。 必须引起呼啦圈爱好者的注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