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鱼怎么分公母,十大繁殖最快的鱼


金玛丽鱼如何分公母?? 玛丽鱼自出生后的35-45天后发育成熟 , 玛丽鱼雄雌区分比较明显 , 对于如何鉴别也比较容易 。
1、雄鱼个体比较瘦小 , 有体外交配授精的生殖器官 , 臀鳍呈棒状 , 较为尖细 。
2、雌鱼体型较为粗大 , 臀鳍呈扇型 , 通常体内含有大量受精卵而显得膨胀 。
扩展资料:
雄鱼的鳍较高 , 如立帆状 , 约为雌鱼的2倍 , 末端可超过尾鳍的基部;雄鱼的臀鳍特化成交接器 , 雌鱼正常 , 鳍条数7-9枚;尾鳍呈圆截形 。 体色变异大 , 一般体背呈暗橄榄绿 , 体侧淡黄色、绿色或褐色 , 腹部银白 。 体侧具有7-9列黑褐色或黄褐色的矩形点状纵线;
帆状背鳍的下半部具有4-6列蠕纹状的纵线 , 中部则具短横纹或断裂成点状横纹 , 上半部则为点状纹 。 尾鳍基部或前半部有深色细点;其余各鳍呈灰白略透明 。
参考资料来源:

玛丽鱼怎么样判断公母? 看一点就行了
臀鳍:条状的是公的 , 已经演化成输精管;扇状(有的也是桃状或三角状)的是母的 。
黑玛丽鱼怎么分公母 玛丽鱼自出生后的35-45天后发育成熟 , 玛丽鱼雄雌区分比较明显 , 对于如何鉴别也比较容易 。
1.雄鱼个体比较瘦小 , 有体外交配授精的生殖器官 , 臀鳍呈棒状 , 较为尖细 。
2.雌鱼体型较为粗大 , 臀鳍呈扇型 , 通常体内含有大量受精卵而显得膨胀 。
扩展资料:
生长环境:

跟胎鳉科家族的其它成员相比 , 玛丽鱼类有2点较特别:
1.喜欢硬水 , 在大多数热带鱼喜欢的微酸软水中虽然能成活 , 但会不安地躁动 , 一旦换成硬水 , 跳跃次数明显减少 。
2.它们比别的胎鳉鱼更爱吃素 , 一定程度上说明它们比较胆小 , 不适合与别的快游鱼混养 。 喜欢含盐分的碱性硬水 , 可同其它花将鳍鱼类混养,为汽水鱼 。
生活习性玛丽鱼类食性较杂 , 除喜欢动物性饵料外 , 还特别爱吃植物性饵料 , 它们会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 , 所以在水质环境较差或嘴部受伤的情况下 , 极易感染细菌导致口霉病的发生 。
玛丽鱼体质较强健 , 比较容易饲养 , 它们甚至可以忍受10℃左右低温 , 但并不是说 , 它们可以在这个极限水温生长良好 , 长时间的低温环境 , 同样很容易导致它们受霉菌感染生病 , 直至死亡 。
参考资料来源:




玛丽鱼如何区分公母 辨别玛丽鱼的雌、雄的方法 。
在繁殖时期 , 玛丽鱼雌鱼体宽 , 个体较大 , 腹部柔软、蓬松 , 尾鳍呈扇形;雄鱼个体较小 , 尾鳍变成生殖器 , 尖而细 。
玛丽鱼又叫摩利鱼 , _鱼科(胎生) 。 原产地为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 。 成年雄鱼体长可达7~8厘米 , 成年雌鱼体长可达10~12厘米 。 体长而侧扁 , 背鳍和胸鳍都很长 , 胸鳍可长至腹部 , 体色有红、黑、银、黄色等 , 常见品种有黑玛丽、燕尾黑玛丽、高鳍金玛丽、三色玛丽、珍珠玛丽鱼、金玛丽、银玛丽等品系 。 饲养水温18~24℃ , 喜弱碱性硬水 , 饵料以鱼虫为主 , 也可摄食颗粒饲料 。 雄鱼较瘦小 , 臀鳍为棒状尖形 , 雌鱼较粗壮 , 臀鳍圆形 。 繁殖水温24~26℃ , 雌鱼临产前腹部有一明显的胎斑 , 每次产仔50~150尾 , 每月产仔一次 。
玛丽鱼怎么分公母 玛丽鱼雌雄的区别就在于臀鳍 , 玛丽鱼的雄鱼背鳍高大 , 臀鳍呈尖形;雌鱼背鳍一般 , 臀鳍为圆形 。
雄鱼的个体一般比较瘦小 , 而雌鱼因体内含有大量受精卵体型显得较大一些 。

玛丽鱼体质较强健 , 比较容易饲养 , 玛丽鱼类食性较杂 , 除喜欢动物性饵料外 , 还特别爱吃植物性饵料 , 它们会不停地啃食水草和缸壁上的青苔 , 所以在水质环境较差或嘴部受伤的情况下 , 极易感染细菌导致口霉病的发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