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起泡是怎么回事,拔罐起水泡


拔罐拔出水泡是怎么回事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9-04
21:28
拔火罐起泡是因为吸拔力太强了,要适当缩短时间 。
起泡比较细小,则不用特别处理,一般会自行消退;
起泡较大时最好到医院处理,先局部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敷上消毒纱布 。
注意,起罐时别使劲往下拔,要一手握罐,一手压旁边的皮肤,让空气进去,罐自然就下来了,拔罐之后皮肤上的紫斑一般两周能消失 。
吃得过饱或饥渴时不宜拔罐 。
皮肤有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以及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都禁止使用拔火罐 。 检举
拔火罐起泡了是怎么啦? 病情分析: 拔罐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水珠、出血点、瘀血等现象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 有时留罐过长,皮肤亦会起水泡 。 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用消毒针刺破放水,然后涂上些紫药水,以免感染 。 另外如果不是留罐过长,水泡较大时,常提示病情较重 。 拔火罐时,还应注意: 1、拔罐时,应选择丰满、有弹性的肌肉部位 。 凡皮肤过敏、皮肤破损、肌肉瘦削、毛发过多和孕妇腰骶部、腹部都应慎重使用 。 2、体位必须适当,最好采用卧位,一经拔上,不宜移动体位,以免火罐脱落 。 3、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合适的罐具 。 先在应拔部位比试,罐口与部位吻合,方可应用 。 4、在使用多罐时,罐具排列的距离,一般不宜太近,否则因皮肤被罐具牵拉,会产生疼痛,同时因罐互相牵扯,也不易拔牢 。 5、在走罐时,不宜在皮肤瘦薄骨突出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使火罐漏气脱落 。 6、起罐时,手法宜轻缓,右手持罐,左手拇指或食指抵住罐边肌肉,按压一下,使气漏入,吸力消失,火罐就会自然脱落,不可使劲硬拉或旋动,以免损伤皮肤 。 7、起罐后,一般局部会出现红晕或紫绀色,这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1星期内自行消退 。 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原处再次拔罐 。 如留罐过长,皮肤起水泡 。 小的不必处理,会自行吸收,但需防止擦破;大的刺破后,涂上些紫药水,以免感染 。 8、室内空气宜清新,注意保持温暖,避免着凉 。 希望帮到你. 意见建议:拔罐出水泡的实质就是皮肤皮下“充水”,体内的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以及水分在负压的作用下透过皮下组织,进入并停留在皮肤中,这样就形成了水泡
拔罐时出现水泡怎么处理? 但是时间过久也不是唯一的原因 。 比如同样的时间,有些部位起泡,有些部位不起泡,这又怎么解释呢?如果身体内某处出现病变,那么它所对应的部位或腧穴就容易起泡 。 比如颈椎病在背部拔罐,大椎附近、肩胛冈上方就容易起泡,而别的部位就不容易起泡 。 如果有心脏病,那么它在背部的神道、灵台、心俞穴就容易起泡 。 所以,有病变的部位就容易起泡 。 当然也有很多体质因素,前胸较之后背易起泡,皮肤薄白较之皮肤黑厚者易起泡,夏季较其它季节容易起泡 。 一些特殊的体质, 如湿盛等, 即使留罐时间不长, 也易起泡 。 连续几次在同一部位拔罐, 在原有的罐口弧形线上, 容易起泡 。 在贴过膏药,抹过活血止痛外用药物,做过热敷,红外线照射,电疗,药物渗透等的部位拔罐, 容易起泡. 拔罐起泡也很常见,常常比不起泡的好的快 。 能将病变组织中的组织液、甚至少量的血液吸到皮下,取得较好疗效 。 起泡了也不必担心,如果小如米粟,可不予处理 。 较大的可将表皮刺破,放出泡液,用医用棉签擦拭再上点碘伏或红霉素软膏 。 如果比黄豆大的水疱,放水后还会有渗出,可将医用棉签上的棉花盖在渗出部位,结痂后将一旁棉花剪去,切勿撕拉结痂的棉花 。 只等结痂处自行脱落即可 。 等待痂脱长好后,可再次拔罐,直至不起泡为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