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怎么调,脾虚湿热先调理哪个( 三 )


穴位按摩赶走脾虚
①揉三阴交穴: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 胚骨后缘处), 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 。
②按揉天枢穴:两手放于腹部两侧, 中指按压天枢穴(脐旁开2寸处), 按揉30次 。
③揉隐白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隐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内侧), 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隐白穴 。
④揉明陵泉穴:双手扶于双膝, 用拇指按压阴陵泉穴(胫骨内铡下缘)旋转揉20次 。
⑤揉足三里穴:两手拇指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 胫骨外侧), 左右旋转按压30次 。
⑥揉公孙穴: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的公孙穴(足内侧, 第一跟骨下缘), 左右旋按20次;然后用右手拇指按压左足公孙穴 。
脾虚如何调理? 脾虚湿气重一般有几个征兆:身体困重, 四肢无力 。 头晕, 头部沉重 。 舌头呈锯齿状, 舌苔白腻 。 没胃口, 感觉肚子饱胀 。 嘴巴发粘口苦 。
根据症型进行相应中药调理, 饮食中建议吃一些山药.芋头.红薯、玉米等这些都是健脾的食物 。
要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不要吃冰的东西和冰的饮料, 不要吃甜食, 过甜的东西对身体不好 。
脾虚如何调理 生活当中, 你也许经常发现:有人偶尔会出现水肿, 有人平时痰很多, 有人老是爱腹泻, 有人舌苔很厚腻;这些情况看似毫无关联, 但是中医认为它们和“脾虚”, 体内湿气偏重大有关系!
中医学认为, 脾具有运化水湿的作用 。 所谓运化水湿, 是指脾在调节人体内部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 有重要作用 。 脾可以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 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肤等), 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 。 因此, 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 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 人的消化, 也要依靠脾气的作用, 若脾气健运, 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 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 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 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 反之, 若脾失健运、脾气虚弱, 不但会出现腹胀, 便溏, 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 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 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 如浮肿, 多痰, 腹泻等 。
中医认为脾虚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 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 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 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 。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脾虚病症的治疗方法:
1.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 迁延反复, 完谷不化, 饮食减少, 食后脘闷不舒, 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 面色萎黄, 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 脉细弱 。 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 湿注肠道所致 。 治则:健脾渗湿止泻 。 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
2.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 面色萎黄, 涎多清稀 。 《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 由脾气不足, 不能四布津液而成 。 ”治则:补益脾气摄津 。 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
3.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 虚起如球, 无赤痛, 喜按 。 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 虚火壅于气分所致 。 治则:补脾益气为主, 辅以祛邪之药 。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
4.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 腰以下为甚, 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脘腹胀闷, 食纳减少, 面色不华, 神疲肢冷, 小便短少, 舌质淡, 苔白滑, 脉沉缓 。 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 泛溢肌肤所致 。 治则:温脾利水消肿 。 主方:实脾饮加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