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50%降碳90%,这居然是水稻做到的!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

节水50%降碳90%,这居然是水稻做到的!
图为种植在海南的节水抗旱稻 罗利军供图
节水50%!降碳90%!
栽培稻有了新的突破——节水抗旱稻,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原创研发,去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那么节水抗旱稻是如何做到节水、降碳的?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 。
为什么研发节水抗旱稻?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超过100个国家生产水稻,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 我国作为水稻生产大国,发展水稻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
目前,我国已有旱稻、水稻两种生态类型 。
为什么还要研发节水抗旱稻?
如今,全球水资源短缺,我国更是缺水大国,水稻生产用水不足已成为继耕地之后,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其次,并不是所有稻田都具有灌溉水的条件,加上干旱的频繁发生,会导致抗旱性差的品种严重减产 。
旱稻和水稻的优劣势显而易见 。 罗利军进一步解释道:
旱稻虽然需水量低,但是在植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产力与抗旱性是很难兼顾的一对矛盾 。
当植株感应到干旱胁迫时,其自身会激活许多适应反应,以确保在干旱条件下提高生存率 。 但是,这些适应反应往往会损害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 另外,为了保持体内较高的水分,关闭气孔往往是植株应对干旱的一种策略,但在关闭气孔的同时,减少了光合作用,降低了碳同化,从而导致产量低、米质差 。
反观水稻,通过严格的人工选择,产量高、米质优良,抗病虫害能力强,但是其抗旱性、特别是避旱性(植株在干旱条件下通过减少失水或维持吸水以保持高水势的能力)丧失 。
节水50%降碳90%,这居然是水稻做到的!
【节水50%降碳90%,这居然是水稻做到的!】图为种植在湖南常德的节水抗旱稻 罗利军供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