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怎么测量,13003开关管判断好坏


三极管怎么测定 三极管的测量三极管管脚极性的识别多数小功率三极管的管脚是等腰三角形排列 , 其顶点是基极 , 左边是发射极 , 右边是集电极 。 有的是从管底看 , 由管帽突出处顺时针排列为发射极 , 基极 , 集电极 。 有的管型用管帽色点或者管脚塑料护套颜色来标明极性的 , 红色为集电极 , 绿色为发射极 , 白色是基极 。 有的管型管脚是一字形排列 , 用集电极管脚较短 , 或者集电极与其它极距离最远来区别电极 , 中间是基极 , 另一个脚是发射极 。 大功率管一般直接用外壳做集电极引出端 。 有的在较高频率工作的三极管 , 为了屏蔽高频电磁干扰 , 管壳用一支脚引出 , 以准备接地或者接零 , 符合为d , 从管底看 , 由管壳边凸出处顺时针依次是发射极 , 基极 , 集电极 , 管壳引线 。 大部分国产硅酮塑封三极管 , 从正对截角或剖去平面的方向看 , 从左到右依次是发射极 , 基极 , 集电极 。 超小型三极管将截角的管脚焊片定为发射极 , 对面是脚是基极 , 垂直的第三个脚是集电极 。 另外一种半球形超小型三极管 , 将球面朝上 , 从左到右 , 依次是基极 , 集电极 , 发射极 。 三极管用万用表测量管脚极性用万用表R×100或者R×1K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电阻 , 必有一只脚对其它两脚电阻值相似 , 那么这只脚是基极 , 如果红表笔(正表笔)接基极 , 测得与其它两脚电阻都小 , 那么这只管子是PNP管 。 如果测得电阻很大 , 那么这个管子是NPN管 。 找到基极后 , 分别测基极对其余两脚的正向电阻 , 其中阻值稍小的那个是集电极 , 另外一个是发射极 , 这是因为集电结较大 , 正偏导通电流也较大 , 所以电阻稍小一点 。 三极管好坏大致判断利用三极管内PN结的单向导电性 , 检查各极间PN结的正反向电阻 , 如果相差较大说明管子是好的 , 如果正反向电阻都大 , 说明管子内部有断路或者PN结性能不好 。 如果正反向电阻都小 , 说明管子极间短路或者击穿了 。 三极管穿透电流测量判断用万用表检查管子的穿透电流Iceo , 是通过测量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反向阻值来估计的 , 如果穿透电流大 , 阻值就较小 。 测PNP小功率锗管时 , 万用表R×100档正表笔接集电极 , 负表笔接发射极 , 相当于测三极管集电结承受反向电压时的阻值 , 高频管读数应在50千欧姆以上 , 低频管读数应在几千欧姆到几十千欧姆范围内 , 测NPN锗管时 , 表笔极性相反 。 测NPN小功率硅管时 , 万用表R×1K档负表笔接集电极 , 正表笔接发射极 , 由于硅管的穿透电流很小 , 阻值应在几百千欧姆以上 , 一般表针不动或者微动 。 测大功率三极管时 , 由于PN结大 , 一般穿透电流值较大 , 用万用表R×10档测量集电极与发射极间反向电阻 , 应在几百欧姆以上 。 如果测得阻值偏小 , 说明管子穿透电流过大 。 如果测试过程中表针缓缓向低阻方向摆动 , 说明管子工作不稳定 。 如果用手捏管壳 , 阻值减小很多 , 说明管子热稳定性很差 。 三极管放大系数β的测量估计:按测量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方法 , 再用手指同时捏住管子的集电极与基极 , 表针会迅速向低阻端摆动 , 摆动范围越大说明三极管放大系数β值越大 。
三极管用万用表怎么测? 一、工具:
指针万用表、塑封三极管 , 以9018为例
二、具体步骤:
1、三极管内部实际是两个二极管组成的 , 只不过是公用一个极 。 既然是二极管就可以有万用表电阻档来测量 。 所以用RX1K档 , 再调零 。
2、以9018来测试 。 首先分开三只引线 , 红黑表笔测量任意两个引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