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怎么煎,二煎用冷水砂锅会不会破


怎么煎药,中药 。 1、冷水浸泡:用冷水浸泡使药物变软,细胞壁膨胀,药物的有效成份容易渗透到水分中 。 然后再煎煮,这样随着水温的逐渐增高,有效成份便容易被煎出 。 浸泡时间,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可浸泡20分钟左右;以根、种子、果实为主的药物可浸泡30分钟至60分钟 。
2、煎药用水量:加水过多则药汁浓度过低、药液太多,影响疗效;加水过少,不仅药物有效成份不易煎出,还容易煎焦 。 一般中药煎煮用水量以浸过药物3~4厘米为宜 。 但还要视药量大小、药物的性能、吸水量以及病情需要煎药时间的长短来适当增减 。
3、煎煮火候:前人将火候分为武火(即大火)和文火(即小火)两种 。 要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与治疗需要,采用武火急煎和文火缓煎两种方法 。 一般来说,治疗伤风感昌的解表药以及清热药、芳香药,因煎煮时间短,宜用武火急煎,而味厚的滋补药,因煎煮时间长,宜用文火缓煎 。 武火使水份蒸发快,并且又易使药汁外溢,故目前往往采用先武后文相结合的方法,即先用武火急煎,沸后改用文火缓煎 。
4、煎药时间:应根据疾病的情况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可分三种煎药时间:①轻辛发散药:此类药物大多为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其性轻扬发散,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故煎药时间要短,因此头煎从沸后再煎10分钟左右,二煮沸后5分钟左右 。 ②滋补调理药:此类药物大多为调补人体气血阴阳滋补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故煎药的时间最长,头煎从沸后再煮30~60分钟,二煎沸后20~30分钟 。 ③一般药物:头煎从沸后再煎15~20分钟,二煎沸后10~15分钟 。 滤取药汁要趁药液未冷时过滤最佳,用两层干净的纱布蒙在碗上,再进行滤药可保证药液清澄 。
中药汤剂不宜过夜服用 。 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好的 。 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 。 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 。 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 。
怎样煎中药? 1.先煎
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延长药物的煎煮时间 。 一般来说,需先煎的饮片,经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10一20分钟后再与用水浸泡过的其他药物合并煎煮 。 有些药物因临床治疗需要可适当延长煎煮时间,如:
(1)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20分钟,方可与其他药物同煎 。 如生蛤壳、生龙骨、生龙齿、生紫石英、生寒水石、生石决明、生珍珠母、生瓦楞子、鳖甲、龟甲、鹿龟霜、生磁石、生牡蛎、生石膏、生赭石、自然铜等 。
(2)某些有毒饮片可经过先煎1-2小时达到降低毒性或消除毒性的目的 。 如含有毒成分乌头碱的生川乌、生草乌或制附子,经1~2小时的煎煮后,可使乌头碱分解为乌头次碱,进而分解为乌头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
2.后下
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因煎煮时间过久所造成的成分散失 。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一般来说,在其他群药文火煎煮15~20分钟后放入需后下的饮片再煎煮5~10分钟即可 。
(1)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成分的饮片不宜煎煮时间过久,以免其有效成分散失,一般在其他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入煎即可 。 如降香、沉香、薄荷、砂仁、豆蔻、鱼腥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