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价格怎么算,含税价格怎么算公式


增值税不含税价怎么算 含税与不含税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增值税:价外税 不含税价格*(1+税率)=含税价格(销售者实际支付价格) 含税价格÷(1+税率)=不含税价格 营业税:价内税 不含税价÷(1-税率)=含税价 含税价*(1-税率)=不含税价 根据所计算税种不同,请采用不同计算方法 除:增值税以外,其他税种均为价内税1、如果是“价外税”(如增值税):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例如:含税价117元,税率17%,那不含税价为:117÷(1+17%)=100元2、如果是“价内税”(如消费税、营业税):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

1,含税不含税一般是说含不含增值税 。
2,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税基本上是价内税 。
3,但日常生活中我们买东西是含税价,也就是从价格上不能直接看出增值税是多少 。 因此,要先用价格÷(1+增值税税率)算出不含税价格,再用不含税价格×税率算出具体税费 。
4,税最后由谁承担?增值税是价外税,也就是每个生产环节按增值额为基础纳税,看起来像是供应链中一个企业的税与其他企业无关,但企业为了能够销售出去(比如100元的东西含税价117元,但是117元只能卖出100件,如果降价到90元,也就是105.3,降价了11.7元,但是买的人就多了,销量提高了),一般会订比市场公允价格稍低的价格,将一部分本该由购买者承担的税负转嫁到生产者 。 至于转嫁多少,要看企业的议价能力之类的了 。 羊毛出在羊身上,一般来说是最终消费者会承担很大一部分税额 。
不含税价怎么算成含税价? 含税的bai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
单价是不是含税,要看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双方订立的合同是不含税价,那么含税价的单价=不含税的单价*适用税率(1+17%或13%) 。
如果双方订立的是含税价,那么不含税单价=含税价/适用税率(1+17%或13%) 。

扩展资料:
含税价格中的税金是在企业为产品或劳务定价时,事先根据国家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并将其嵌入价格之中的 。 当产品或劳务销售取得销售收入后,国家一般以含税价格为计税基础,含税价格乘以税率即为应纳税金 。
若作为计税基础的价格应该含税而实际并未含税时,应按一定方法组成含税价格 。 如果一种商品或劳务是以含税价格对外销售或提供,则取得该商品或劳务销售收入的企业或个人在实现销售的同时,包含在销售价格中的税金就一同实现了,该税金就应及时交给税务机关 。
参考资料来源:

增值税不含税价怎么算? 税额=不含税金额*税率  含税金额=不含税金额*(1+税率)
消费税从量计税时: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销售数量×适用税额标准
拓展资料:

"税"指政府为了维持其运转以及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对个人和法人强制和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 。 各国各地区税法不同,税收制度也不同,分类也不同,概念不尽一样 。 税收的基本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对于税法而言) 。
税收是国家(政府)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形式和来源 。 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取得财政收入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分配关系 。 它体现了一定社会制度下国家与纳税人在征收、纳税的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统一的整体 。 其中,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