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毒芹基本介绍 毒芹毒理介绍


毒芹的外形与华北地区常见的野菜——水芹十分相似 , 因为它们都是伞形科的植物 。 误将毒芹当作水芹食用的事故屡有发生 , 往往造成人畜伤亡 。 因此也被人称为“隐形杀手” 。 下面对毒芹进行详细介绍 。
毒芹基本介绍毒芹分布于我国华中、华北、东北以至日本等地 , 为伞形科毒芹属植物 , 和水芹一样有着典型的伞形科植物特征:薄而多裂的叶片、叶柄基部宽阔而抱茎;夏末之际 , 枝端上抽出复伞形花序的小白花 , 彰显着它伞形科植物的特征 。 由于常作为水岸草本植物与水芹杂生 , 因此经常造成放牧的牲口误食死亡 。 毒芹毒素的毒性十分猛烈 , 其对于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低达2.8mg/kg , 甚至低于氰化钾的5mg/kg 。

【花卉大全】毒芹基本介绍 毒芹毒理介绍

文章插图

毒芹毒理介绍毒芹有剧毒 , 以根茎最毒 。 晚秋和早春期间毒性更大 , 分布在我国东北牧区 , 早春常发生毒芹中毒 , 造成牲畜死亡的情况 。 毒芹中毒在人和动物的症状基本相同 , 有恶心、扩瞳、昏迷、痉挛 , 因窒息而 。 牛中毒后还有全身发抖、脉速、腹胀、口吐泡沫、尿频、肌颤、知觉缺失 , 严重者15-20分钟内倒毙 。 猪有呼吸速迫 , 右侧横卧、麻痹 , 1-2日死亡 。 小孩误服毒芹可致死 , 牛、马等大牧畜的致死量为200-300克 , 羊为60-80克 。 根的煎剂(根:水=1:3)对兔、蛙、豚鼠的致死量分别为6.7 , 13.3-16.7、26.7-30克/千克 。
1、毒素成分
毒芹的成分主要为毒芹素 , 是一种兴奋神经的生物碱 , 为强碱性 , 具有特殊刺激性鼠尿臭味 , 主要麻痹运动神经 , 对延脑中枢亦具有抑制作用 。 毒芹毒素是一种聚炔烃醇物质 , 其长链状的分子结构 , 类似于人体内作为神经递质的γ-氨基丁酸 。 因此在摄入人体后 , 毒芹毒素能够非竞争性地结合突触后膜上的γ-氨基丁酸受体并持续激活 , 使得中枢神经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 最终导致神经功能失常而死亡 。
【花卉大全】毒芹基本介绍 毒芹毒理介绍

文章插图

2、中毒表现
食后不久即感口腔、咽喉部烧灼刺痛 , 随即出现胸闷、头痛、恶心、呕吐 , 吐出物有鼠尿样特殊臭味 , 乏力、嗜睡;继则四肢无力 , 步履困难 , ;四肢麻痹(先下肢再延及上肢) , 眼睑下垂 , 瞳孔散大 , 失声 , 常因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 。 致死期最短者数分钟 , 长者可达25小时 。 水毒芹的中毒表现则与印防己毒素中毒相似 , 中枢性兴奋及阵挛性惊厥为其显著特征 。
临床特点
①潜伏期30分钟至2小时 。
②中毒表现:胸闷、头痛、恶心、呕吐 , 吐出物有鼠尿样特殊臭味 , 乏力、嗜睡;继则四肢无力 , 步履困难 , 四肢麻痹 , 眼睑下垂 , 瞳孔散大 , 失声 。
3、急救处理
(1)立即予3{bf}-5{bf}鞣酸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或予盐类泻剂导泻 。
(2)静脉补液 , 促进毒物排泄 , 因吐泻失水者 , 尤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 必要时可予换血或输入新鲜血 。
(3)清洁灌肠后再予4{bf}鞣酸溶液200-300毫升保留灌肠 。
(4)出现肢体麻痹者 , 可予新斯的明1毫克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 , 必要时可予重复 。 呼吸肌麻痹时 , 应迅速吸氧 , 人工呼吸 , 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
(5)中枢性麻痹、呼吸衰竭者予呼吸兴奋剂或纳洛酮0.4-0.8毫克 , 每隔4小时左右可重复使用 , 并予吸氧 , 其他参阅论中毒性脑病处理 。
(6)毒芹中毒 , 可参考防己毒素中毒处理 , 以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或地西泮作肌内注射 , 迅速及时控制抽搐最为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