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精神的富足程度,决定着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珍·尼尔森博士曾说:
“孩童的两大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 ”
需求被满足后 , 孩子内心便有力量应对未来一切 。
而这取决于 , 父母自身的爱是否富足 。
然而 , 真正富足的父母 , 并非拥有多贵的学区房、多贵的豪车 , 而是是否能做到:
愿意放下对孩子的控制、期待 , 做到用心的陪伴;
愿意修炼自己易怒的情绪 , 给孩子安全成长环境;
懂得处理好与伴侣的关系 , 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 。
其实 , 当父母给的爱是富足的 , 便能给孩子富足的一生 。
一个人精神的富足程度,决定着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现在的父母都重视孩子的教育 , 买昂贵的学区房 , 找名师辅导……
【一个人精神的富足程度,决定着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但再贵的教育 , 都不如父母用心的陪伴 。
看过一个小故事 。
小咪和老公每天下班回家已经很累了 , 但为更好的陪孩子 , 她们还是打起十二分精神陪孩子看绘本 , 唱儿歌 , 玩游戏……
她老公觉得这样陪娃挺好的 , 孩子每天开开心心的 。
但小咪却不以为然 , 她说:
“你看隔壁小孩才三岁 , 就已经会背20多首唐诗了;
大舅家的孩子四岁 , 已经能用英语简单对话了;
三叔家的孩子 , 2岁多的时候 , 就可以一口气从1数到100了 。 ”
她看着自己的孩子 , 有些失落地说:
“教了这么久 , 都已经五六岁了 , 还是啥也不会 。 ”
一个人精神的富足程度,决定着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很多时候 , 父母的“真心”陪伴都带有目的性 , 希望孩子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 。
可是 , 以结果为导向的陪伴 , 都是假陪伴 。
真正高质量的陪伴 , 不仅仅花时间陪伴 , 而是放下自己对孩子控制欲、高期待、高要求……
真心看到孩子内心所需什么 , 想要什么 。
当孩子写作业慢时 , 不批判 , 而是慢慢引导;
当孩子成绩不好时 , 不谴责 , 帮助分析问题 。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可以接纳自己的所有 , 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爱和真心 。
而被父母接纳的陪伴时光 , 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
卢梭曾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因素是‘浪费’时间” 。
浪费父母的时间 , 无目的、低期待地陪伴孩子慢慢成长 , 便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爱 。
而被爱陪伴过的孩子 , 未来也会更优秀 。
“浪费”时间陪孩子成长 , 是父母必做的工作 。
一个人精神的富足程度,决定着他能看到怎样的世界
在网上看过一位妈妈的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