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怎么算,电阻的值


电动机的电阻怎么计算? 1、串联电路
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电阻:R=R1+R2
2、并联电路

①电流:i=i1+i2
②电压:U=U1=U2 
③电阻: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 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 , 则有R总= R/n
欧姆定律就是I(电流)=U(电压)/R(电阻)

在电阻一定时 , 电压和电流成正比;R=U/I 

在电压一定时 , 电阻和电流成反比;U=I*R

在电流一定时 , 电压和电阻成正比:I=U/R

局限原因
在通常温度或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 , 对于电子导电的导体(如金属) , 欧姆定律是一个很准确的定律 。 当温度低到某一温度时 , 金属导体可能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 。 处于超导态的导体电阻消失了 , 不加电压也可以有电流 。 对于这种情况 , 欧姆定律当然不再适用了 。
在通常温度或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 , 像电解液(酸、碱、盐的水溶液)这样离子导电的导体 , 欧姆定律也适用 。 而对于气体电离条件下 , 所呈现的导电状态 , 和一些导电器件 , 如电子管、晶体管等 , 欧姆定律不成立 。
以上内容参考:

电阻单位怎么换算? 计算电阻 , 看题目所给条件了 。
可以计算电阻的方法是

  1. 电阻定律R=pL/S
  2. 欧姆定律R=U/I
  3. 电功率的公式P=U^2/R,P=I^2*R
  4. 串联电路总电阻R=R1+R2+R3+................
  5. 并联电路1/R=1/R1+1/R2+1/R3.............
  6. 总之凡设计电阻的公式都可以用来计算电阻 。

求教电阻计算公式 所有的导体电阻,根据计算公式:R=ρL/S,在相同的长度下,截面积越小,它的阻值就越大?求详解! 可以把导体“铜导线”想象成一根“自来水管”: 1、你家供水的自来水管可能是直径20mm的,供水很顺畅,我们说水管对水的阻力很小; 2、如果把这根水管换成直径2mm的,就会发现水不够用了. 3、我们说:水管的截面积变小了,所以对水的阻力变大了. 4、导体电线的电阻和水管对水的阻力一样,截面积 S 越小,它们的阻值就越大. 5、导线 L 越长、水管越长,阻力都是越大. 6、电流不可见、水流可见,更加直观 容易理解. 7、其他的:电压和水压、电位和水位、电流和水流,都有很多情景原理相同之处,可以比照参考学习.
输入电阻怎么计算? 定义式:R=U比I
定义公式:R=ρL比S
欧姆定律变形式:R=U比I
电阻串联:R=R1+R2+R3+. 。 .+Rn
电阻并联:1/R=1/R1+1/R2+1/R3+..+1/Rn
与电功率相关公式:R=U2/P;R=P/I2
与电能(电热)相关公式:R=U2t/W;R=W/I2t(电热时 , W换成Q)
决定式:R=ρL/S(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 , 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 , L表示电阻的长度 , 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影响因素
1、长度: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导体的长度越长 , 电阻越大 。
2、横截面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 , 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 , 电阻越大 。
3、材料: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 , 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不同 。
4、温度:对大多数导体来说 , 温度越高 , 电阻越大 , 如金属等;对少数导体来说 , 温度越高 , 电阻越小 , 如碳 。

怎样算电阻?电阻的公式是怎样的? 可以利用电阻计算公式计算:R=ρL/S 。
电阻(Resistance , 通常用“R”表示)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 导体的电阻越大 , 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
不同的导体 , 电阻一般不同 ,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 电阻将会导致电子流通量的变化 , 电阻越小 , 电子流通量越大 , 反之亦然 。 而超导体则没有电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