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怎么唱,唱歌唱不了真声( 三 )


可变共鸣腔:它包括口腔、喉咽腔、鼻咽腔和口咽腔、喉腔、胸腔等 。 口腔的上前部是
硬腭 , 后部接到舌根和会厌咽腔 。 喉咽腔上部通口是咽部 , 下连食管 , 上部是舌根和会
厌<喉头肌可以主动调节> , 与共鸣腔下部接喉口 , 通喉前延部位<声带位于喉室> 。

鼻咽腔 , 它的前壁同鼻腔相通 。 下方以软腭为界 , 通向口咽 。
口咽腔 , 上与鼻咽为界 , 同口腔相通 。 下通喉咽 。
声道 , 在声带以上 , 同口、鼻、喉、咽腔相连 , 形成类似管状的口咽喇叭管 。 它的出口
在鼻腔、口腔 。 喇叭嘴是喉室 。 声带、声道是主要的共鸣腔体之一 。
人体的固定共鸣腔、可变共鸣腔 , 经训练都会引起美好的共鸣反应 。 咽腔和口腔、胸腔
相连 , 它是重要的共鸣腔 。 胸腔在共鸣中也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 除了人体歌唱发声系
统的全部空腔为歌唱共鸣发挥作用之外 , 共鸣在人体的骨骼中也会发生作用 。 人的声音
共鸣主要是腔体共鸣 。 人的上咽管的大小和容量是可以变化的 。 经过共鸣的作用可以增
大音量 , 变化音色 。 使声音发出泛音 , 得到美化 , 从而发出动听的声音来 。

由于运用性质的不同 , 头部前方共鸣分为:上部共鸣和下部共鸣 。 一般称腭以上为“上
部共鸣” , 腭以下称“下部共鸣” 。
上部共鸣:包括鼻腔、鼻窦、上颔窦、额窦、蝶窦、和筛窦 。
下部共鸣:包括口腔、咽腔、喉上部等处 。
前面说过 , 凡是充满空气的地方都可以发生共鸣 。 然而头腔并不是充满空气的腔体 , 为
什么可以引起声音的共鸣呢?原来 , 它不是利用有空气的腔体作为传声的共鸣腔 , 而是
利用固体的骨组织的传导作用而加强声音的强度 。 声音的强度是构成声音响度的重要因
素之一 , 骨传导作用与高音相结合 , 声音自然增加响度 , 因此利用上部共鸣有助于声音
的扩大 。
利用上部共鸣的道理 , 就是利用喉、咽、口的共振 , 经过头骨的传导 , 引起几个窦体的
共振 , 来加强声音的共鸣 , 我们称它为“骨传导”<不是气传导> 。 上部共鸣主要是借
助“骨传导”作用来实现的 。 在生活语言中 , 虽然意识不到它的共鸣作用 , 但在高声说
话或发某些音时 , “骨传导”的共鸣作用也在参与扩大音响的行列 。 歌唱家所以强调要
把上部共鸣利用上 , 是因为它的共振作用较强 , 如果和下部共鸣联合起来 , 对于高低音
的音响以及歌唱中的情感配合 , 都有着积极作用 。
应用上部共鸣 , 必须先造成下部共鸣强有力的声波 。 声波达到硬腭 , 利用硬腭的振动引
起鼻腔和头腔各窦的共振 , 这就是骨传导的作用 。 这样既增加音量 , 又可增加声音的力
度 。 按理说 , 气流到达口腔时 , 不能使气流通过鼻腔汇出国 , 必须使鼻腔中的气流折回
口腔 , 再从口腔喷出去 , 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上部共鸣的音响 。 然而 , 咽腔是个三岔口 ,

当气流到达咽腔时 , 必然有一部分冲向鼻腔 , 一部分冲向口腔 , 要想把鼻腔中的气流折
回口腔是不容易的 。 这样 , 使用上部共鸣 , 便会形成全部的半鼻音 。 这种情况 , 在一些
歌唱演员中是常有的 。 当他们希望得到上部共鸣的帮助时 , 便把舌根降低 , 软腭放松 ,
有时还把鼻孔张大 , 这样 , 把气流引进鼻腔时 , 也就从鼻腔中泄出大部分 。
使用上部共鸣 , 似乎半鼻音是不可避免的 。 但是在民族唱法中 , 显然比美声唱法的鼻音
是要少些 。 这是由于两种发音的口腔开度和肌肉松紧不同而引起的 。 `歌唱的发声 , 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