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怎么样,温州适合年轻人工作吗


温州这个城市怎样? 温州, 浙江省地级市, 温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
温州人在外做生意多, 华侨也多, 让温州人的潮流和消费走在国内前列, 起码不输绝大多数二线城市, 温州人总体上也非常大方爽快, 个人感觉这方面感受比浙北好太多 。
但是, 这也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温州的生活成本 。 而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也导致城市规划留下不少遗憾 。 城市化不足, 也导致温州周边城镇分散、杂乱, 农民出身的中老年人很多素质蛮差 。
温州山水资源丰富, 风光秀丽, 景色丝毫不输一些国内知名景区, 周末去周边游山玩水非常惬意 。 但是, 温州没能把旅游打造好, 外地人基本不知道, 旅游配套与管理也有所欠缺 。
温州也保留了一部分古城, 仔细逛很有意思, 但保护地并不好, 没有修缮, 显得有些破败 。
总体上, 温州人、温州社会都很不错, 但温州城市没能跟上温州人和温州社会的发展, 是一大遗憾 。
温州发展怎么样 有人说温州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个个精明过人, 全民皆商;有人说温州人是蝗虫, 所到之处, 房价飞涨, 炒房团令百姓遭殃;也有人说温州人是勤奋一族, 敢为天下先, 创新自强;还有人说温州人是夜郎之辈, 知识缺乏, 文化落后, 十足的暴发户形象 。 人们对温州人的评价褒贬不一,极具分歧....

温州是一个只有11700平方公里的中小城市,八十年代初借成为首批对外开放沿海城市的春风,温州人因地制宜地全力发展轻工制造业 。 一下子, 家庭作坊遍布全城, 市场经济异常火爆 。 通过多年地摸索滚爬, 经历了无数风雨的温州民企逐渐地做大做强, 不断地向外扩张了 。 如今, 温州人的皮鞋、眼镜、阀门、打火机、服装、变压器、制笔、印刷品、锁具等等都名扬国内外, 中国鞋王、笔王、锁王....比比皆是 。

温州人的理财观有些与众不同, 常有不按常理出牌的, 因此也取得了些出人意料的收获 。 温州人对股市不太感冒, 国内上市的温企只有浙江东日一根独苗 。 但炒房和炒汇却比较火爆, 比如炒汇, 资金并不多的温州汇市去年的成交额名列全国第三, 频繁地交易足以说明汇市的巨大吸引力 。 炒房一族更为厉害, 东奔西跑, 四处寻觅投资良机, 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做了不小的贡献, 却还落得个臭名昭著 。 冤是冤, 不过有钱赚, 懒得管那许多了 。

温州人不只是商人, 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精英翘楚, 既有苏步青、谷超豪、姜立夫、姜伯驹、陆善镇、杨忠道等近百位数学大师;也有郑振铎、叶永烈等知名作家 。 在年青人关注的体坛、娱乐圈也有许多耀眼的名星:朱启南、叶荣光、诸宸、戴丽丽、周晓菁、姜嘉镪、白雪、黄豆豆、毛戈平、李慧珍、请接着看陶慧敏.......可以说是有文有武, 百花齐放 。

温州人的总体文化涵养相对来说还有点落后,这从央视举办的“中国十大活力城市”评选活动中可见端倪, 温州的代表们(领军赢得外贸反倾销案的黄发静等人)在言谈等方面明显不如其它兄弟城市的代表 。 但温州人也已意识到这种状况, 大幅地增加了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 。 温州高教园区已初具规模, 小不点留洋求学也早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 为了发扬温州人自己的语言, 温州的广播电视都设立了方言栏目, 第二届温州话散讲大赛也正在激烈进行中 。

金无足赤, 当然温州人也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 不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信温州人也一定会继续努力, 大步向前迈进 。
大家觉得浙江温州人怎么样? 身为一个温州人, 当我走出温州的时候水土不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