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湿地松的繁殖技术


湿地松的繁殖技术
湿地松湿地松种子价格昂贵 , 生产上通常采用温床移芽育苗 , 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浸种消毒
首先将种子淘净、凉干 , 再浸入0.1%“新洁尔灭”中消毒30分钟 , 用清水冲洗干净后 , 用40℃温水浸泡24小时后凉干 , 播入温床 。 为防止病菌感染造成种子腐烂 , 从种子处理至种子发芽阶段 , 切忌用含酒及盐、碱、油污等不清洁的水淋洗种子 。
建筑温床
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且靠近移芽圃地建筑温床 。 温床规格:净宽1米 , 长度一般不超过10米 , 北墙高50~55厘米 , 南墙高30~35厘米;墙框上每隔30~50厘米处预留出对称的小缺口 , 用作支架;温床底部铺一层砖 , 以利排水和防止老鼠、蚯蚓等为害;温床内下层铺约5厘米厚冲洗干净的粗砂 , 上层再铺上10~15厘米过筛的细砂;中上层砂子要用清水淘洗 , 保证既无泥土又无杂物 , 并且要用0.1%“新洁尔灭”溶液进行严格消毒;砂床湿度以手握成团 , 松开即散为宜 。
【【繁殖】湿地松的繁殖技术】播种
湿地松一般三月中旬即可播种;播种前 , 要拍平床面 , 播种量每平方米0.5斤为宜 , 播种后再覆盖一层消毒过的细砂 , 其厚度以看不见种子为宜 , 并用清水喷淋 , 要注意避免冲淋出种子;将温度计插入砂床约5厘米深 , 再放一只在床面以检查砂床温度;将砂床严格消毒后 , 再用消毒过的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压实 。
温床管理
温床管理要认真负责 , 关键是严格掌握好温度和湿度 。 要求种子发芽顶出砂面以前 , 砂内温度保持在30~350C之间 , 砂面温度不超过350C;种子发芽顶出砂面以后 , 砂内温度保持在25~300C之间 , 砂面温度不超过300C , 以防止幼苗根颈灼伤 , 造成倒伏死亡;湿度控制以砂面不发白为宜;砂内和砂面温度和湿度不适合相差过大 。 温度超过时要及时喷水或将塑料薄膜两头掀开通风降温 , 特别是种子发芽顶出砂面接近移芽阶段 , 晴天午时前后 , 砂面发白即为湿度过低 , 要及时淋水并采取遮阳措施;正常情况下 , 每天喷水3~4次 , 晴天高温多喷 , 阴雨天少喷或不喷 。 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并喷0.1%“新洁尔灭”溶液 , 以防病菌扩散 。
圃地准备
以砂壤土为宜 , 最好是已育过松树苗的的圃地 , 忌用有严重病虫害或前作是山芋、棉花、芝麻、蔬菜地和粘土、低洼积水地 。 新圃地还必须接种菌根土 , 土壤要严格消毒灭虫 , 一般每亩用2-3斤25%敌百虫粉剂和硫酸亚铁粉剂5斤 , 在“三犁三靶”时均匀的洒入;施足基肥 , 一般每亩施腐熟的饼肥200-300斤和复合肥200斤 , 结合犁靶时均匀分层施入;苗床一般宽度为100厘米 , 床高35厘米 , 长度因圃地而定 , 一般不超过15米 , 要求做到床平如镜 , 沟直如线 , 土细如面 。
芽苗移栽
四月中旬 , 当芽苗即将“脱壳” , 尚未长出侧根时即可移栽;移栽前 , 芽苗要多见光照 , 进行“炼苗” , 以提高芽苗移栽成活率;所有工具包括操作者的手均要用0.1%“新洁尔灭”溶液严格消毒 , 指定专人拔苗 , 用拇、食、中三指夹住芽苗 , 轻轻提起 , 放在盛有清水的容器 , 并覆盖干净的湿毛巾;移栽时 , 按7×12厘米株行距 , 用竹签(长12厘米 , 宽1厘米 , 厚约0.3厘米 , 上齐下尖)直插约4~5厘米深的小洞 , 置芽苗于洞中稍深于根颈 , 再用竹签离芽苗约1.5厘米处按45度角插入 , 轻轻挤紧即可 , 边移栽、边用细眼喷壶淋水;芽苗移栽时阴雨天可全天移栽 , 晴天上午九点以前和下午四点以后方可移栽 。 芽苗移栽前若土壤干燥 , 应提前半天喷水以方便移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