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睡莲】【认识白睡莲】白睡莲介绍


【白睡莲】【认识白睡莲】白睡莲介绍

文章插图

一、白睡莲简介白睡莲是睡莲科植物,花为著名水生观赏植物,具有水体净化价值、观赏价值、食用药用价值 。
二、白睡莲的分布与生长习性白睡莲的分布:山东、河北、陕西及日本、朝鲜、印度、苏联、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 。
白睡莲生长习性:睡莲喜强光,通风良好,在岸边有树萌的池塘,虽能开花,但生长较弱 。 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生长正常,但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 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 。 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日间开放,晚间闭合 。 花后结实 。 10~11月茎叶枯萎 。 翌年春季又重新萌发 。 生长季节池水深度以不超过80厘米为宜 。 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 。 生于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园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
三、白睡莲的植物形态与品种白睡莲的形态:多年生草本植物 。 具沉于水下匍匐的根状茎,叶与花漂浮水面,适宜在水中生长 。 花白色为著名水生观赏植物 。 分布于山东、河北、陕西及日本、朝鲜、印度、苏联、西伯利亚及欧洲等地 。 现也广为种植 。 形态特征:叶革质,近圆形,基部深裂至叶柄着生处,全缘,稍波状,两面无毛,幼叶红色 。 花白色而大,径10-13厘米 。 多年生水生花卉 。 根状茎粗短 。 叶丛生,具细长叶柄,浮于水面,低质或近革质,近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6-11厘米,全缘,无毛,上面浓绿,幼叶有褐色斑纹,下面暗紫色 。 花单生于细长的花柄顶端,多白色,漂浮于水,直径3-6厘米 。 萼片4枚,宽披针形或窄卵形 。 聚合果球形,内含多数椭圆形黑色小坚果 。 长江流域花期为5月中旬至9月,果期7-10月 。 花单生,萼片宿存,花瓣通常白色,雄蕊多数,雌蕊的柱头具6~8个辐射状裂片 。 浆果球形,为宿存的萼片包 。
白睡莲的品种:如大瓣粉Var.rubra;大瓣白N.alba×N.oborata;大瓣黄N.alba×N.mexicana;娃娃粉N.alba×等 。
四、白睡莲的繁殖方法白睡莲一般用分株繁殖 。
【【白睡莲】【认识白睡莲】白睡莲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