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水晶的比喻

作者:黎荔
一个水晶的比喻
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波德莱尔 , 在欧美诗坛具有重要地位 , 他上承浪漫主义的余绪 , 下启象征主义的先河 , 其作品《恶之花》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诗集之一 。
波德莱尔擅长从现实生活中拾取形象 , 使一个个比喻精彩纷呈 。 他的《恶之花》充满了各种丰富的形象、新奇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 。 我喜欢他笔下那些新鲜大胆的比喻 , 极富表现力 ,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他把吻比作“阳光”显示其热烈 , 转而 , 为了描述吻的“新鲜” , 又把它比成了西瓜 。 他在坠落的信天翁身上找到了诗人最恰当的比喻——巨大的翅膀妨碍了他(它)们的行进 。 他把雨丝比作了监狱的铁栅栏 , 生动形象地展现雨天带给人的阴沉抑郁之感 。 他形容每朵花都在吐香 , “像个香炉一样” , 小提琴“像一颗伤痛的心呜咽” , 天空“又愁又美 , 像大祭台一样 , 太阳沉没入自己的凝血里面” , 复仇“像一个红胳膊的女人” , 爱情像个孩子 , 而忧郁是绵绵无期的雨月、多雾的市郊、生疮的瘦猫、悲鸣的大钟……忧郁本来是一种触不可及、虚无缥缈的情感 , 但是通过波德莱尔的描写 , 它已经化成了具体的、可感知、可触碰的物象 。
【一个水晶的比喻】在波德莱尔天花散花般的比喻中 , 我最喜欢他关于梦的一个比喻 , 波德莱尔将梦称为“如水晶一样完美无瑕” 。 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比喻 。 梦是什么?通过“水晶”这一用词 , 梦被类同于无机物 , 其地位由此得以确认 。 在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那里 , 我们也可以读到 , “石头和素材是最高的:人是真正的混沌” 。 “谁渴望从自身求得永恒智慧的宝石 。 /只有理智的人是真正的炼金术士──他把一切/化为生命和金子──不再需要炼金药 。 /他体内神圣的烧瓶热气腾腾” 。 永恒的宝石是比人更高的存在 , 而凡尘中人是杂质混沌的 , 浪漫化不是别的 , 只是一种质的提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