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清泉康谷样板片区:山村发展好,全靠有“三宝”

本文转自:威海新闻网
夏日傍晚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清泉康谷样板片区内的西李家夼村好不热闹 , 乡村大舞台前凉风习习、绿意环绕 , 村民们茶余饭后来到广场或聊天纳凉 , 或锻炼身体 。 走在村子里 , 彩色壁画、游鱼戏莲、临水长廊 , 处处是美景;别致农家院里花果飘香 , 生机盎然 。
而几年前 , 这里还是个道路泥泞、环境杂乱的小山村 。 如今 , 生态环境好了 , 村民有了精气神 , “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等各种荣誉“加身” 。 小山村华丽转身的背后 , 彰显了清泉康谷样板片区以组织为魂、树文明乡风、创美丽乡村的孜孜追求 。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清泉康谷样板片区:山村发展好,全靠有“三宝”
【威海临港区草庙子镇清泉康谷样板片区:山村发展好,全靠有“三宝”】“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联动 , 村子越来越好全靠这‘三宝’ 。 ”西李家夼村党支部书记杨玉华说 。
村子环境治理初期 , 拆除违建、清理三大堆成了当务之急 。 关键时候 , 村“两委”、党员带头干 。 杨玉华带领党员干部从自家拆起 , 大刀阔斧清理稻草堆、废品堆 , 拆除鸡窝鸭窝 。 以西李家夼村为典型 , 片区各党支部主动担当 , 干部党员带头拆、党员联户一一跟进 , 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308户违建拆除工作 。
考虑到车棚、草棚都拆了 , 各村又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便民停车场 , 安装雨棚、监控 , 扩建草撂园等方式 , 完成了各家各户草堆搬迁工作 , “疏堵结合”既解决了清理难题 , 又方便了群众生活 , 支部的凝聚力大幅提升 。
在片区党委的支持下 , 西李家夼村通过信用管理、志愿服务、美丽庭院创建等活动 , 成立党员流动哨、环境服务队、巾帼志愿队等 , 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 提高群众文化自信 。 同时 , 深入发掘乡村生态、民俗文化资源和内涵 , 提升村碑、古树等节点景观 , 打造精品民宿、红色印迹等旅游项目 , 使红色文旅品牌知名度日益响亮 。
坚持“乡村振兴 , 产业先行”的发展理念 , 片区以支部领班合作社为抓手 , 积极对外招商推介 , 吸引本土企业入驻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 重点培育民宿、农家乐、研学游等产业 , 做到片区村村有美景、人人有事做、户户能增收 , 全力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片区 。
去年 , 威海志国信蚨农蜂业有限公司将信蚨农养蜂场和蜜蜂科普研学基地搬进了西李家夼村 , 重点围绕蜜蜂养殖、种王繁育、采集产品、蜜蜂科技研学等项目建设 , 致力于发展蜜蜂研学旅游产业 。 “我们看中了这里环境好 , 而且有大面积的果树种植 , 正适合养蜂 。 ”威海志国信蚨农蜂业有限公司养蜂场场长于志国表示 , 公司还因地制宜开展苹果采摘、农耕研学、农业体验活动等 , 解决农村剩余土地撂荒问题 , 给村民带来新的收入增长点 , 推动了“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
截至目前 , 清泉康谷样板片区已集中流转片区土地1500余亩 , 重点打造了海峰旅游项目、青艺苗木休闲渔业公园、良品果蔬种植、信蚨农养蜂园项目等产业 。 “目前正在深化产业项目与村集体在农家乐、民宿方面的合作 , 促进产业项目与群众增收互利共赢 , 全力打造集休闲、采摘、研学于一体的‘半小时乡村旅游圈’ 。 ”草庙子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