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床上瘫俩月 竟是“装”出来的

本文转自:洛阳网
“我们给老人做了详细的检查,也请了脊柱科专家会诊,他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明显不符啊!”看着在床上已经躺了两个多月的张大爷,王宇主任感觉此事有蹊跷 。
张大爷今年80岁,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症,以前时感腰部疼痛不适 。 今年春节,疼痛愈发难忍的他直接“瘫”在床上,腰部稍微活动就紧张得满头大汗 。
“理疗做了,药也吃了,我爸还是躺在床上,一动就喊疼 。 ”张大爷孩子一家平时工作很忙,照顾不过来,加之母亲身体虚弱,于是就将父亲送到河南省工人龙门疗养院医养结合中心长期照护 。
“来的时候我们专门为张大爷拍了腰椎CT,并组织骨科专家会诊 。 ”该院医养中心主任王宇说 。 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老人腰椎骨质增生明显,椎管轻度狭窄,但无明显脊神经压迫征象 。
查体及影像结果与患者症状不符 。 有近三十年临床经验的王宇意识到,老人的病情很可能是心理原因造成的 。
随后,为了方便洗澡,护士长任倩倩尝试用移位机将其吊起转移 。 腰部屈曲近90度,张大爷竟面带笑容,未有任何不适 。 这让王宇印证了先前的想法:老人站不起来根结在“心”,不在“病” 。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宇和护士没事就去病房转转,和张大爷交交心 。
把病床摇到合适角度,再用靠垫把腰部垫好,尝试了几天,王宇发现老人腰部没有明显疼痛,就鼓励老人床边坐坐 。 遇到天气好,任倩倩也会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张大爷出门活动,看着老人恢复得越来越好,她会忍不住打趣道:“爷爷,原来您的病都是‘装’的呀,这是小病大养想偷懒呢 。 ”张大爷听到后哈哈大笑 。
老人床上瘫俩月 竟是“装”出来的
入院第二个月,张大爷借助助行器自主活动
随着心理压力一步步缓解,张大爷站起来的意愿变得强烈,在医生的建议下,他开始借助助行器自主行走,如今入院两月余,他已经可以“扔掉”助行器拿起拐杖,像其他老人一样到处溜达 。
老人床上瘫俩月 竟是“装”出来的
即将康复的张大爷坐在床边喝水
【老人床上瘫俩月 竟是“装”出来的】“都是自己吓自己 。 ”王主任说,“老年患者经常会在心理上放大自身疾病,出现疑病、恐惧心理,这就导致疾病本身并不严重,老人却处于失能或半失能的状态 。 所以,当患者家属发现老人有类似的病情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沟通与交流再加上一定的有针对性辅助检查及治疗手段才是去除心病的良方 。 ”
“张大爷康复较慢除了自己心理负担较大,家属的‘溺爱’也是一大原因 。 ”王宇介绍,张大爷老伴就是一个典型的“溺爱”型家属,住院期间,老伴和护士抢着护理,喂饭、翻身、擦洗身体,一番操作下来张大爷变得越来越懒惰,康复的“欲望”直线下降 。
在此,王宇主任提醒,家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很重要,要多鼓励老人参与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通过肯定老人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次坚持增强其与病痛作斗争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这样才能保证老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