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鸡蛋不破,小学生保护鸡蛋一天不碎


怎么样才能保护鸡蛋从高处摔下不破? 你可以用一个小桶 , 然后里面放入大米 , 这样的话鸡蛋就不会碎了 , 而且这个是效果比较不错的一种方式 。
幼儿园保护鸡蛋不碎的方法 科学让鸡蛋坚如磐石
——关于“高空坠蛋”的研究报告

古代人常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自不量力 。 可见 , 鸡蛋是极易碎的 , 轻轻一磕就碎了 。 如果说鸡蛋能从十几米高的地方落下而安然无恙 , 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 但是科学有时能将不可思议的事情变为现实 。 今天 , 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神话吧 。
首先 , 让我们明确一下从十几米的高空落下是一个什么概念 。 不难算出 , 若不计空气阻力 ,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将达到十多米每秒 。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明白这么快的速度将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效果 , 我打一个比方 。 这就好比一辆时速达40km/h的汽车突然撞到了墙上 , 后果可想而知 。 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 , 不要说是鸡蛋 , 就是一块石头 , 恐怕也要粉身碎骨 。
这样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情 , 是否就不可办到呢?不是的 , 科学的魅力正在于此 。 只要我们依据正确的科学道理 , 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 再经过一次次实践的检验 , 不断改进 , 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
今天 , 第四届科技节的“高空坠蛋”比赛给我们提供了自由发挥的机会 。 让我们放飞想象的翅膀 , 来创造这个奇迹!
比赛规则:
将一个采取了一定保护措施的鸡蛋从五楼阳台上扔下 , 使其自由下落 。 在鸡蛋不破的前提下 , 整个装置重量(不包括鸡蛋)越小 , 落地点距指规定的地点越近 , 其比赛成绩就越靠前 。
一、科学道理:
(一)、理论依据:
1、动量定理表达式:Ft =△p
其中△p指的是动量的变化 , F指的是冲力的大小 , t指的是力的作用时间 。
由于鸡蛋在下落的过程中 , 动量的变化△p一定 , 鸡蛋所受的力F与力的作用时间t成反比 , 即t越大 , F就越小 , 作用在鸡蛋上的力就越小 。 这样 , 鸡蛋就不容易碎了 。
2、由空中垂直下落的物体所受空气阻力f与空气的密度ρ、物体的有效横截面积S、下落的速率v的平方成正比 , 阻力的大小可表示为f=CρSv2 , 其中C为阻力系数 , 一般在0.2~0.5之间 , ρ=1.2kg/m3 , 物体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将达匀速 , 这称为终极速率 。
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的一些日常现象:
雨滴在空气中下落 , 速度越来越快 , 所受空气阻力也越来越大 。 当阻力增加到与雨滴所受重力相等时 , 二力平衡 , 雨滴开始匀速下落 。
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 , 凭借着降落伞较大的横截面积取得较大的空气阻力 , 得以比较缓慢地降落 。 这些都是这个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 。
明白了这以后 , 就不会认为装置的加速度是9.8m/s2了 。
3、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 在“高空坠蛋”整个装置落地的一瞬间 , 装置静止 , 然而鸡蛋由于惯性 , 还会继续运动 , 造成与装置挤压、碰撞 , 容易损坏 。 如何将鸡蛋由于具有惯性而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解决 。
(二)、规则分析:
有了理论指导 , 就可以分析比赛规则了 。 目的是在不违反比赛规则的情况下 , 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和应当解决的问题 , 以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
由于比赛规则有一个大前提就是鸡蛋不破 , 鸡蛋一旦破了 , 便会被淘汰 , 一切努力也就白费了 。 因此 , 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鸡蛋不破 , 然后再考虑如何使装置重量尽可能小 , 使装置稳定性尽可能高 。 保证鸡蛋不破就要加强保护措施;重量尽可能小就要选用密度小的材料 , 能省就省;稳定性尽可能高 , 一是要投得准 , 二是装置受大气影响尽可能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