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有哪些?


【【栽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有哪些?】

【栽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杏鲍菇栽培
一、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1.种植原料:适宜杏鲍菇生长的基质原料很多 , 如杂木屑、棉子壳、废棉、甘蔗渣、麦秸、豆秸秆等均可作主料 , 为防止扎破栽培袋和便于拌料装袋(瓶) , 木屑必须过筛 , 秸秆类必须粉碎 。 辅料可添加麸皮、米糠、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白糖、石膏粉等 。
2.栽培方式:杏鲍菇的栽培因所用的培养容器不同 , 有瓶栽、箱栽和袋栽等方式 , 其中最方便和最实用的是袋式栽培 。 袋栽的程序为菌种制作(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制栽培菌袋(包括备料、配料、装袋灭菌)→出菇管理→采收加工 。
3.栽培季节:在自然条件下栽培 , 根据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 , 一般以秋冬和冬春栽培为宜 , 但在冬季气温较高的地区 , 安排在世12-2月出菇更好 , 因温度太高或太低都难以形成原基 , 不利于子实体生长发育 。 杏鲍菇不同于其它平菇 , 如果头潮菇未正常形成 , 会影响到第二潮菇的发生 , 必然会影到总产量 。 因此 , 无论南、北方都应根据出菇的适宜温度来安排恰当的栽培期 , 一般是以当地气温降至18度以下时提前50天制栽培袋为宜 。
4.菌种制作:(1)母种 。 常用的培养基为PDA或PSA 。 也可用MG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1g,麦芽糖20g,酵母2g,琼脂20g)、PDYA培养基(以1000ml为例:蛋白胨或黄豆胨1g , 马铃薯300g,琼脂20g , 葡萄糖20g,酵母2g)、麦芽浸汁培养基(以1000ml为例:麦芽浸汁20g , 琼脂15g,蛋白胨5g) 。 按常规法制作试管斜面、接种培养 , 一般菌丝长满管需8-10天 , 用后三种培养基还可加快菌丝生长速度;(2)原种和栽培种 。 培养基配方相同 , 可采用木屑麸皮培养基 , 其配方为木屑73% , 麸皮25% , 糖1% , 碳酸钙1% 。 也可用小麦、大麦、玉米、高梁等谷粒作培养基 。 按常规法配料、处理 , 装瓶(袋) , 灭 , 接种 , 培养 , 用第一种培养基一般需30-35天菌丝长满瓶(袋) , 用后几种谷料培养基 , 菌丝长满袋(瓶)更快 , 约20天 。
【栽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和出菇管理有哪些?

文章插图

图:杏鲍菇栽培
5.栽培场所:杏鲍菇的栽培场所以菇房层架式栽培为主 , 菌袋单层直立排放 , 床架层距50cm , 最底层离地面30cm , 一般床架为4-5层 , 菇房的实用面积为菇房面积%26Iuml 。 60%%26Iuml 。 床架层数 , 如菇房40m2%26Iuml 。 60%%26Iuml 。 4层架=96m2 , 每1m2可排放100袋 , 该菇房可栽培9600袋 。 菇房要设通风窗 , 能开能关 , 有一定散射光又能避免直射阳光 。 菇场要近水源 , 交通方便 , 座北朝南 , 环境清洁 , 无污染源 。
6.栽培料配方:栽培料配方 , 各地可因地制宜选料配制 , 现列举几种配方供选用:杂木屑36% , 棉子壳38% , 麸皮24% , 白糖1% , 碳酸钙1%;杂木屑23% , 棉子壳23% , 麸皮19% , 玉米粉5% , 豆秆粉28% , 碳酸钙1% , 白糖1%;杂木屑23% , 棉子壳38% , 豆秆粉15% , 麸皮17% , 玉米粉5% , 碳酸钙1% , 白糖1%;杂木屑37% , 棉子壳38% , 豆秆粉15% , 麸皮17% , 玉米粉5% , 碳酸钙1% , 白糖1% , 石灰粉0.05% 。
7.制栽培袋:杏鲍菇的栽培袋制作与金针菇的栽培袋制作相似 。 袋规格一般为17%26Iuml 。 33-38%26Iuml 。 0.05cm , 早秋栽培可选用聚丙烯袋 , 冬季低温期宜选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袋 。 培养料按配方比例称好后拌匀 , 调含水量为68%左右 , 袋料高度约15cm , 湿重800g左右 , 中间打供接种和通气的洞穴 , 然后套上环加棉塞 , 或折袋口、扎绳均可 。 于1.5kg/m2的压力下蒸气灭菌2小时或常压蒸汽灭菌100度维持16小时 。 待料温降至室温后 , 按无菌操作规程在接种箱(室)中接种 , 以接麦粒菌种或棉子壳菌种为好 , 1袋菌种40袋 , 使1/3的菌种掉入洞穴中 , 2/3菌种铺于料面 。 接种后直立排放于发菌室的床架上 , 避光培养 , 温度保持在25度左右 。 若菌袋是扎口的 。 待菌丝生长达料的1/2以上时 , 要适度解松袋口 , 增加氧气促进菌丝生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