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可以起到缓解和调理的效果?

中医中最常提到的症状名词,脾胃虚寒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为脾气虚没有得到及时的改善进而引起的症状,当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就要尽快地积极的采取药物调理治疗 。 此外中医中还有艾灸的理疗方式,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调理效果,那么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呢?下面一起来了解吧 。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被称作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脾虚的患者艾灸此处10-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可以起到调理气血、增强脾胃功能的效果 。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可以起到缓解和调理的效果?

文章插图

2、中脘穴
此穴位特别针对改善消化方面的问题,中脘穴在任脉上,位于前正中线,于肚脐上4寸处,可用点燃艾条持续灸15分钟,有助于祛除体内的湿气,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胃部不适症状 。


3、关元穴
其位于脐下三寸处,对于脾胃虚寒患者存在脾胃功能问题可以起到不错的缓解效果,坚持合理的艾灸,可以调理气血、祛除体内的湿气,从而可以增强肠胃功能 。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可以起到缓解和调理的效果?

文章插图

4、解溪穴
此穴位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利用艾灸对症穴位连续艾灸15分钟左右,是可以发挥祛痰祛湿的作用的,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下肢水肿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


5、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其具体定位是在犊鼻穴下8寸处,点燃艾条直接对准穴位灸治3~5分钟,坚持艾灸数日可以起到健脾祛湿的效果,改善脾胃虚寒的不适症状 。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可以起到缓解和调理的效果?

文章插图

【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可以起到缓解和调理的效果?】关于脾胃虚寒艾灸什么部位的穴位介绍除了上述的之外,实际上还有非常多,如上脘、脾俞、肾俞、下脘、神阙、关元、气海、天枢、大横、三阴交、阴陵泉等等都是有助于调节脾胃虚寒的 。 不过这是一种辅助疗法,需要坚持才能看见效果,而且自己不会操作的话最好是在专业的医师指导下进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