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杜甫哪里人,杜甫的故乡是洛阳吗


杜甫是哪里人?请简单介绍一下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 , 字子美 , 汉族 , 本襄阳人 , 后徙河南巩县 。 自号少陵野老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与李白合称“李杜” 。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什么地方人啊杜甫(712年—770年) , 字子美 , 汉族 , 原籍湖北襄阳 , 后徙河南巩县 。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 ,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 , 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 。 他自小好学 , 七岁能作诗 。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 , 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 。 二十岁时 , 漫游吴越 , 历时数年 。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 , 杜甫回故乡参加“乡贡” 。 二十四年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 , 结果落第 。 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 , 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 , 开始齐赵之游 。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 , 安史之乱爆发 , 第二年六月 , 潼关失守 , 玄宗仓惶西逃 。 七月 , 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 , 是为肃宗 。
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 , 他听说了肃宗即位 , 就在八月只身北上 , 投奔灵武 , 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 , 押至长安 。 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 , 杜甫因为官小 , 没有被囚禁 。 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 , 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 。
乾元元年(758年)底 , 杜甫暂离华州 , 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 。 第二年三月 , 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 , 唐军大败 。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 , 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 , 感慨万千 , 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 。 并在回华州后 , 将其修订脱稿 。 “满目悲生事 , 因人作远游 。 ” 
大历三年(768年) , 杜甫思乡心切 , 乘舟出峡 , 先到江陵 , 又转公安 , 年底又漂泊到湖南岳阳 , 这一段时间杜甫一直住在船上 。 由于生活困难 , 不但不能北归 , 还被迫更往南行 。 大历四年正月 , 由岳阳到潭州 , 又由潭州到衡州 , 复折回潭州 。
大历五年(770年) , 臧玠在潭州作乱 , 杜甫又逃往衡州 , 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 , 但行到耒阳 , 遇江水暴涨 , 只得停泊方田驿 , 五天没吃到东西 , 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 。
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 , 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 , 这时洪水又未退 , 杜甫原一心要北归 , 这时便改变计划 , 顺流而下 , 折回潭州 。 大历五年(770年)冬 , 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 时年五十九岁 。
扩展资料:后世影响: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 , 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 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