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庄子哪里人,庄子是安徽蒙城人吗


庄子是哪里人?庄子 , 姓庄 , 名周 , 字子休(亦说子沐) , 宋国蒙人 ,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
庄子是哪国人/ 庄子 ①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 , 名周 , 字子休 , 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 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 。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 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 《史记》用寥寥几行字介绍了庄子 , 说他著书十余万言 , 大抵都是寓言 , 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 , 都是用来攻击孔子的学说 , 从而辨明老子的主张的 。 《庄子》共三十三篇 , 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 , 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 , “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 , 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 , 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 , 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 , 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 , 如《盗跖》、《说剑》等 。 庄子看起来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 ,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 , 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 约比孟轲的年龄略小 , 曾做过漆园小吏 , 生活很穷困 , 却不接受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 在道德上其实是一位非常廉洁、质直 , 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 。 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 ,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 , 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 , 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 , 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 。 正因为世道污浊 , 所以他才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 , 所以他才与世无争;正因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 , 所以他才强调率性 。 庄子是以率性而凸显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 。 正因为爱得热烈 , 所以他才恨得彻底 , 他认为做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 , 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 其实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 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 , 所以在形体上 , 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 , 人融入于万物之中 , 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 , 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 , 德性充足 , 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 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 , 是物我两忘的 , 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庄子认为是道给了我们的形貌 , 天给予了我们形体 , 我们要做的是不要因为好恶而损害自己的本性 。 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 。 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 , 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 , 他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 , 他的思考也具有终极的意义 。 “仁义”二字被视为儒家思想的标志 , “道德”一词却是道家思想的精华 。 庄子的“道”是天道 , 是效法自然的“道” , 而不是人为的残生伤性的 。 在庄子的哲学中 , “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 , “天”代表着自然 , 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 , 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 。 “人为”两字合起来 , 就是一个“伪”字 。 庄子主张顺从天道 , 而摒弃“人为” , 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 顺从“天道” , 从而与天地相通的 , 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 在庄子看来 , 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 , 因此不需要去教导什么 , 规定什么 , 而是要去掉什么 , 忘掉什么 , 忘掉成心、机心、分别心 。 既然如此 , 还用得着政治宣传、礼乐教化、仁义劝导?这些宣传、教化、劝导 , 庄子认为都是人性中的“伪” , 所以要摒弃它 。 作为道家学派始祖的老庄哲学是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唯一能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学说分庭抗礼的古代最伟大的学说 。 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绝不低于儒家和佛家 。 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 , 老庄 , 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 , 最贴合他们内心深处隐微的部分的 。 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 , 给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 , 它是率性的 , 是顺应自然的 , 而反对人为的束缚的 , 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 , 竭尽了最大的心力 。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上既是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伟大哲学家 , 又富于诗人的气质 , 在他的著作中 , 用生动形象而幽默诡异的寓言故事来阐述自己的思想 , 这种寓言的方式使庄子的思想和想象具有着水一般的整体性 。 庄子的文章结构 , 很奇特 。 看起来并不严密 , 常常突兀而来 , 行所欲行 , 止所欲止 , 汪洋恣肆 , 变化无端 , 有时似乎不相关 , 任意跳荡起落 , 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 。 句式也富于变化 , 或顺或倒 , 或长或短 , 更加之辞汇丰富 , 描写细致 , 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 , 显得极富表现力 , 极有独创性 。 庄子文字的汪洋恣肆 , 意象的雄浑飞越 , 想象的奇特丰富 , 情致的滋润旷达 , 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 ,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 他的文章体制已脱离语录体形式 , 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 , 可以说 , 《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 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受《庄子》影响的 , 可以开出很长的名单 , 即以第一流作家而论 , 就有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 , 由此可见其影响之大 。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 , 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 , 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 庄子其人并被神化 , 奉为神灵 。 唐玄宗天宝元年(724)二月封“南华真人” 。 所著书《庄子》 , 诏称《南华真经》 。 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 。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 , 书名《庄子》 。 这部文献的出现 , 标志着在战国时代 , 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 , 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 , 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 因此 , 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 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 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 , 还是文学语言方面 , 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 , 巨大的影响 , 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 视权贵如腐鼠 《庄子·秋水》载: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 , 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 。 有人急忙报告惠子 , 道:“庄子来 , 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 。 ”惠子很慌恐 , 想阻止庄子 , 派人在国中搜了三日三夜 。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 , 其名为凤凰 , 您可听说过?这凤凰展翅而起 。 从南海飞向北海 , 非梧桐不栖 ,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 这时 , 有只猫头鹰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只腐烂的老鼠 , 恰好凤凰从头顶飞过 。 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 , 仰头视之道:‘吓!’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请参考百度百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