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发菜是什么 分布及习性


发菜, 发状的念珠藻, 是蓝藻门念珠藻目的一种藻类,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沙漠和贫瘠土壤中, 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 因为它长的黑色细长, 就像头发一样, 而且又可以食用, 所以人们取发(fà)的谐音发(fā)也谐音发财, 叫成发菜 。 让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具体信息 。

【花卉大全】发菜是什么 分布及习性

文章插图

发菜是什么发菜是一种藻类, 细胞全体呈黑蓝色, 藻体毛发状, 平直或弯曲, 棕色, 干后呈棕黑色 。 往往许多藻体绕结成团, 最大藻团直径达0. 5米;单一藻体干燥时宽0. 3~0. 51毫米, 吸水后粘滑而带弹性, 直径可达1. 2毫米 。
发菜藻体内的藻丝直或弯曲, 许多藻丝几乎纵向平行排列在厚而有明显层理的胶质被内;单一藻丝的胶鞘薄而不明显, 无色 。 细胞球形或略呈长球形, 直径4~5(~6)微米, 内含物呈蓝绿色 。 异形胞端生或间生, 球形, 直径为5~6(~7)微米, 属于原核生物 。
【花卉大全】发菜是什么 分布及习性

文章插图

分布及习性在中国, 发菜广泛分布于北方各个省份, 主产地有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河北等 。 发菜耐高温、寒冷及干旱能力很强, 生长于海拔1000到2800米的干旱贫瘠土地中 。 在环境不适应时可脱水休眠, 而在清晨可利用其所含胶质吸收露水膨胀, 并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长, 但生长缓慢, 在野外, 一年仅能够增长6{bf} 。
【花卉大全】发菜是什么 分布及习性

文章插图

发菜的生态价值发菜是一种能固氮的光合原核生物 。 它的丝状体中主要有两种细胞:一种是营养细胞, 呈绿色, 进行光合作用, 主要就是吸收、释放、合成有机物质;另一种是异形细胞, 体积较大, 细胞壁较厚, 颜色较淡, 主要进行固氮作用——把空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 合成氨基酸 。 由于发菜能用无机碳和无机氮合成有机碳和有机氮, 对改良荒漠土壤, 繁衍其他生物有重要意义 。
很多生产发菜的地方都比较贫穷, 有些农民就以采挖发菜卖钱谋生 。 但是由于多年来多年来过量采挖发菜, 其野生资源已被严重破坏, 并导致大片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 有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家指出, 每采集2两重的发菜, 便会破坏相当于16个足球场面积的草原, 使这片草原至少10年寸草不生 。 且由于发菜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带, 采集发菜也成为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原因之一 。
【花卉大全】发菜是什么 分布及习性

文章插图

发菜的历史发菜最开始记载于清代李渔的《闲情偶记》中:菜有色相最奇而为《本草》、《食物志》诸书之所不载者, 则西秦所产生之头发菜是也浸以滚水, 拌以姜醋, 其可口倍于藕丝、鹿角菜 。 ”据传, 唐宋时期, 发菜已是出口物资;又一传说, 汉代苏武牧羊北海滨时, 以发菜充饥, 此说如有据, 则汉代即已食用 。 从汉代起, 权贵们就常把发菜作为贡品奉献给皇帝食用 。 据说慈禧太后的菜单上, 也有一道“拌发菜” 。 传说公元前一百年, 苏武出使匈奴, 被扣在北海(今甘肃省民勤县)牧羊19年, 历尽千辛万苦, 有“渴饮雪, 饥吞旃”的记载, 就是以野菜中的发菜为食 。
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李渔称其为"河西物产第一" 。 发菜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境内分布和生长非常广泛, 群众也早有食用习惯 。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商贸流通的发展, 山丹发菜逐步走出山丹, 享誉南北, 成为山丹一珍 。 天然发菜具有解毒清热、理肺化痰、调理肠胃的作用, 尤其具有降血压的独特功效 。 发菜谐音"发财", 与甜食搭配烹制为佳, 深受广东一带人们的喜爱 。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 在山丹大量收购, 经加工包装成为烹制佳肴、馈赠亲友的上品, 也成为山丹物产的一张名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