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我们俩的婚姻》里写到:解决婚姻中的问题 , 原则是让双方获利 。 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 , 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
现在人开始慢慢理解门当户对的含义 , 一般来说 , 家世差不多的两个人在一些事情的处理和看法上往往能够达成一致 。 而如果家庭条件相差的两个人即便相爱 , 婚后矛盾也会因为两个人的角度不同而生气 。 这个时候在夹杂着家人的掺和 , 就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电视剧《门第》里面的穷小伙和富家千金谈起了恋爱 , 没碰到穷小伙之前 , 富家千金每天都要喝一杯鲜榨的橙汁 。 榨汁的废料就扔掉 , 谈恋爱后小伙对这种奢侈做法感到不满 , 认为这是一种浪费 。
千金的哥哥知道后就说了一句:连喝杯果汁都要斤斤计较的男人能给你什么幸福 。 果然结婚后两个人的矛盾不断 。 如果在婚姻中碰到这样的男人 , 尽量别妥协 , 去成全对方 。 因为在对方看来这都是应该的 。
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妈 , 那个房子是我和小芳买给你养老的 , 现在让我姐一家住进来算怎么回事?”志刚没想到自己年底给母亲买的养老房还没住上几个月 。 母亲就打包行李搬到他们家住 。 说是把房子腾给大姐一家居住了 。
这让志刚傻了眼 , 他和妻子给母亲买养老房的意思就是不想让母亲跟着他们住在一起 , 省的两婆媳低头不见抬头见得容易闹矛盾 。
没想到母亲做了一回老好人 , 觉得自己大女儿一家也算是在城里有个窝了 , 自己也儿子家也能照顾孙子 。 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 。 志刚的母亲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儿子听 , 想换来一句儿子的支持 , 也能让她为儿媳面前更有面子 , 谁知道自己的儿子会站在她的对立面反对这件事 。
“妈 , 这个房子是我和小芳花钱买给您的 , 无论您做什么决定都应该给我们商量一下 。 再说了 , 你把房子让给大姐他们的孩子读书 , 读完小学还有中学还有高中 , 那他们是不是得住一辈子?”
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志刚的话让母亲无言以对 , 他知道为人父母的心 ,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 。 可救急不救穷 。 大姐两口子之所以还没买上房子全是因为夫妻两个人懒 , 在老家时就把孩子扔给奶奶夫妻俩逍遥快活 , 实在没钱花了再去镇上打零工挣着花着 。
现在还要学别人送孩子到城里上学 , 到时候如果交不起费用还不是指望着娘家帮一把 。 其实刚开始结婚时 , 志刚还没有这么明白事理 。
没结婚之前 , 姐姐找他借钱给外甥买东西他都毫不手软 , 以至于谈婚论嫁时手上能拿出的就只有几万块钱 。 结婚后他依然我行我素 , 妻子小芳可没这么惯他 , 他给他家人花多少钱妻子一模一样给娘家人花 , 花来花去都是花的小两口的钱 ,
口袋里没钱就连生活都成了问题 。 狠狠治过志刚几次后 , 他才明白有了自己的家庭后 , 就不能像以前那样 , 首先要顾自己的小家庭 。
【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如果只能让一方获利,获利的一方就会得寸进尺
志刚的孩子出生后 , 是母亲帮忙带着的 , 由于婆子俩的习惯和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 。 俩婆媳经常闹矛盾 , 妻子就和志刚商量着在附近给母亲买一套小的养老房 。 平日他们可以把孩子放那边去 , 省的婆婆两头跑 。
不过 , 妻子多了一个心眼 , 母亲的养老房是两口子出钱购买的不能写母亲的名以免以后说不清 。 写上两口子的名 。 志刚把大姐一家住这边带给他们家的影响给母亲说了一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