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害】栽种白鹃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虫害】栽种白鹃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文章插图

白鹃梅的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
白鹃梅的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褐斑病、煤污病等 。
白粉病
对于白粉病, 发病初期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至1500倍液, 或75%百菌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每隔7天至10天喷1次, 连喷两三次, 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 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天25天, 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 干缩并消失, 是防治白粉病较理想的药剂 。
褐斑病
对于褐斑病, 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至1000倍液, 或75%百菌清500倍液, 或80%代森锌500倍液, 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至1200倍液, 每7天至10天喷一次, 共喷三四次防效较好 。
煤污病
对于煤污病来说, 主要由于是蚜虫和介壳虫等刺吸式害虫分泌物所引起, 防治好它们是关键 。
虫害防治
白鹃梅主要害虫有黄刺蛾、大蓑蛾、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 。
黄刺蛾、大蓑蛾
对于黄刺蛾、大蓑蛾等食叶害虫, 幼虫低龄期, 可采用16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倍至1200倍液喷雾, 让害虫中毒后在树上慢慢死亡腐烂, 不直接往下掉, 可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也可采用1.2%的苦烟碱800倍至1000倍液喷雾;或20%灭幼脲3号1500倍至2000倍液喷雾, 或20%米满悬浮剂1500倍至2000倍, 或2.5%的敌杀死2500倍至3000倍液等, 均可有效防治 。
蚜虫
对于蚜虫, 可采用喷6%吡虫啉乳油3000倍至4000倍液, 或5%啶虫脒乳油5000倍至10000倍液, 或1.2%苦·烟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 或50%辛硫磷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 。
介壳虫
对于介壳虫等各种介壳虫, 在若虫孵化盛期后7天内, 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 向枝叶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 或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 或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 。 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 每隔7天至10天喷洒一次, 连续喷洒两三次, 可取得良好效果 。 喷药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若虫期), 一旦介壳形成, 喷药难以见效 。
红蜘蛛
对于红蜘蛛, 夏季螨量不影响树木生长时, 可喷清水冲洗;发生严重时, 用1.8%阿维菌素乳油7000倍至9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或使用15%哒螨灵乳油2500倍至3000倍液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 忌用敌敌畏杀灭螨类, 敌敌畏对螨类有刺激增殖的作用 。 不要用菊脂类农药, 它对螨类无效 。
【【虫害】栽种白鹃梅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