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爱的忘了自己是谁写的


Toro的忘了爱的词曲是谁写的 林徽因

原文:
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 __徐志摩《忘了自己》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 , 女 , 汉族 ,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 , 出生于浙江杭州 , 原名林徽音 , 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 , 则百斯男” 。 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作家林微音 , 故改名徽因 。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 。 三十年代初 , 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 , 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 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 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 文学上 , 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 ,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 , 《莲灯》 , 《九十九度中》等 。 其中 , 《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 , 广为传诵 。
有没有一首歌是方大同作词或作曲的 , 歌词里有“忘了是谁先说的会永远爱我”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东坡

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千里孤坟 , 无处话凄凉 。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 。 小轩窗 , 正梳妆 。 相顾无言 , 惟有泪千行 。 料得年年肠断处 , 明月夜 , 短松岗 。
这首词 , 是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苏轼 , 因梦见早逝的爱妻 , 而写下的一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 。
东坡十九岁时 , 与年方十六岁的王弗结婚 。 王弗年轻美貌 , 侍翁姑恭谨 , 对词人温柔贤惠 , 恩爱情深 。 可惜恩爱夫妻不到头 , 王弗活到二十七岁就年轻殂谢了 。 东坡失去了这样一位爱侣 , 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 熙宁八年(1075) , 东坡来到密州 , 这一年正月二十日 , 他梦见了爱妻王氏 , 于是便写下上面的这首词作 。
这首词是“记梦” , 而且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 , 故可以确认作者的“梦”是真实的 , 不是假托 。 说是“记梦” , 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 , 其他都是抒胸臆 , 诉悲怀的 。 写得真挚朴素 , 沉痛感人 。
“十年生死两茫茫 。 不思量 , 自难忘 。 ”这三句 , 单刀直入 , 概括性极强 , 感人至深 。 如果是活着分手 , 即使山遥水阔 , 世事茫茫 , 总有重新晤面的希望和机会;而今 , 却是隔着生死的界线 , 死者对人间世事是茫然无知了 , 而活着的对逝者呢 , 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 , 撤手永诀 , 时间倏忽 , 转瞬十年 。 人虽云亡 , 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啊!可是为什么又要加上“不思量”呢?这并不矛盾 , 相反是加得好 , 因为真实!王弗逝世后的十年间 , 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 , 政治上受压制 , 心境悲愤;到密州任后 , 又逢凶年 , 忙于处理政务 , 生活上困苦到食杞菊维持的地步 , 而且继室王润之(王弗堂妹)及儿子均在身边 , 哪能年年月月、朝朝暮暮都把逝世已久的妻子老是挂记在心上呢?不经常悬念 , 并不是已经忘却!十年忌辰 , 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 , 往事蓦然来到心间 , 久蓄心怀的情感潜流 , 忽如闸门大开 , 奔腾澎湃而不可遏止 。 如是乎有梦 , 是真实而又自然 。 想到爱侣的死 , 感慨万千 。 远隔千里 , 无处可以话凄凉 , 话说得沉痛 。 如果坟墓近在身边 , 隔着生死 , 就能话凄凉了吗?这是抹煞了生死界线的痴语、情语 , 所以觉得格外感动人 。 “纵使相逢应不识 , 尘满面 , 鬓如霜 。 ”这三句 , 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 , 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 , 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 。 这年东坡才四十岁 , 就已经“鬓如霜”了 。 明明她辞别人世已经十年之久了 , 却要“纵使相逢” , 要爱侣起死回生 , 这是不可能的假设 , 感情是深沉也是悲痛的 , 表现了对爱侣的深切怀念 , 也把个人的变化做了形象的描绘 , 使这首词的意义又更加深了一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