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我有其成长规律

从我出发 , 就是我要做什么 , 而不是家长要求我做什么 。
每一个家长一直希望不爱学习的孩子能完成一种转变 ,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 很多教育机构也如此宣传 , 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 原因除了我们不了解孩子的自我之外 , 更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并没有理解学习对自己的意义 。 如果他理解不了“我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 , 那么所有让他主动学习的努力都是无效的 。
孩子的自我有其成长规律
自我是一个很神奇的概念 , 哲学三问的起点就是我是谁 , 我从哪来 , 我要到哪去 。 希望孩子拥有主动性 , 就要承认孩子存在“自我意识” , 孩子的自我有其成长规律 , 并非是家长希望塑造成什么样就塑造成什么样 。 妈妈守护了半辈子 , 培养出一个“妈宝男” , 什么事都为孩子想好了 , 不需要孩子做主拿主意 , 妈妈最后希望孩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能闯出一番事业的领军人物 , 那怎么可能呢?
【孩子的自我有其成长规律】
孩子的自我有其成长规律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以后能依靠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中取得一定的地位 , 那么就要允许孩子小时候就有一定的自主性 , 在一些日常事情中尊重孩子的判断和选择 , 先做然后再调整 。 上一讲我们也讲了 , 学校教育是选拔+培养的模式 , 以通用的学科知识传授为主 , 并不单独针对学生个体做能力培养 , 因为教学节奏很快的情况下 , 关于授课内容 , 老师都很难做到针对性的“因材施教” , 更何况复杂度更高的能力培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