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阳雀花,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阳雀花
拼音Yánɡ Què Huā
别号渣玛兴(藏名) 。
出处《西藏经常使用中草药》
起原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花 。
原形状落叶灌木, 高1~2米;多分枝, 外皮灰褐色 。 托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长枝上的叶轴宿存并软化成针刺, 长2~5cm, 短枝上的叶轴零落;羽状复叶, 小叶10~14片, 长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 长约7~9毫米, 宽3~3.5毫米, 先端有短硬尖, 上面被短柔毛 。 花单生;花梗中部有节;花萼阔圆筒状, 基部一侧偏斜呈囊状, 萼齿三角形, 与萼简近等长;花冠黄色, 旗瓣近圆形, 先端圆 。 荚果圆筒状, 长30~45毫米, 里面密被柔毛 。
本草木的根(阳雀花根)亦供药用, 另详专条 。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路旁及山坡灌木丛中 。 散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
性味性平, 味甘微苦 。
功能主治补气益肾 。 治头晕头痛, 耳鸣目眩, 肺痨咳嗽, 小儿疳积 。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3钱 。
《中华本草》:阳雀花
拼音Yánɡ Què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Franchet Peashrub
出处出自《西藏经常使用中草药》同属草木川青锦鸡儿CaraganatibeticaKom.其花及根亦供药用, 功能与阳雀花相反 。
起原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云南锦鸡儿的花 。
拉丁草木生物矿物名:Caragana franchetiana Kom.
采收和贮藏:夏天采花, 晒干 。
原形状云南锦鸡儿 竖立灌木, 高1-1.5m 。 枝条壮粗, 伸长, 树皮灰褐色 。 托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 膜质, 先端有或无针尖;偶数羽状复叶, 长2-6cm, 小叶常5-7对, 小叶片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卵形, 长6-10mm, 宽3-4mm, 下面无毛, 上面沿主脉被疏毛;托叶卵状三角形, 被毛;长枝上的叶轴宿存, 并软化成壮粗的刺, 无毛, 花单生, 花梗犬牙交错, 在中部具枢纽;苞片椭圆形, 渐尖头, 小苞片2, 线形, 贴生于萼上;萼圆筒形, 长1-1.5cm, 基部分明囊状崛起, 被疏柔毛, 后变成无毛, 萼齿长约为萼筒的1/2, 密生短柔毛;花冠蝶形, 黄色, 旗瓣近圆形, 长18-20mm, 先端圆, 具短尖, 翼瓣具耳2片, 下耳条形, 与爪等长, 上耳呈牙齿状, 龙骨瓣与爪近相称;子房密被柔毛 。 荚果圆柱状, 长3-4cm, 宽3-4mm, 里面和外面均密被绒毛 。 花期6月, 果期7-8月 。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3800m的冷杉林下或灌木丛中 。
资本散布:散布于四川、云南及西藏 。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肾经
【【药材】阳雀花,中药材】功能主治补气益肾 。 主肾虚耳鸣, 头晕眼花, 头痛, 肺痨咳嗽, 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3-9g 。
摘录《中华本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