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怎样摆胯,舞蹈中的摆胯动作


跳舞时怎样做提跨动作?把大致要领说下!谢谢~~ 1、 怎样才能把舞跳好:感情是舞蹈的核心!用真情去表演舞蹈 。 用真心去体会每一种舞蹈的情感内涵 , 特征 , 舞蹈的音乐旋律和节奏 , 而不是就像机械的运动一样 。 太专注舞步的花样 , 技巧、动作、形式 , 表现出来的舞蹈显得很枯燥 , 很机械 , 常有一种“有形无心”的感觉 , 虽然舞艺高超 , 编舞构思也很华丽 , 但缺乏感人的激情 , 使舞蹈的核心:感情 , 在不知不觉中丢弃 。 其实:每一个舞蹈,每一种音乐,都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情感在倾诉的 。 当你在跳舞时千万不要总只想着你正在跳舞这件事 , 不要只用你的肢体去表现各个舞蹈的动作 , 而是还要用你的真心和灵魂去表达你对舞蹈的感情 , 激情 。 这样 , 才能不论是在舞蹈比赛和表演中,还是在自娱自乐的锻炼中来打动评委,感染观众,熏陶自己!2、 如何练就高水平体育舞蹈?1、要练气 , 懂气 , 有气循环 , 掌握循环之大小 , 里与外和各种方向 。 舞蹈以神运气引导骨骼与肢体运转和天地相呼应知者更少 。 没有天地之气 , 就没有宇宙之势、潇洒飘逸、轻松欢快、活泼刚健之感 。 您的舞蹈是怎么跳出来的? 是用气跳出来的 。 是用眼睛逼出来的 。 舞蹈初级功:动身体(指“转腰身”——对照一下您是否只会动腰的上下部吗?);舞蹈中级功:松骨头(指扭骨头——想一想您会松开每一块骨头吗?);舞蹈高级功:气循环(指运用气——感觉一下您的气感强烈吗?);舞蹈顶级功:神导引(指神与瞳——检查一下您的修养和舞德提高了吗?)2、舞者要有体操、杂技芭蕾舞的基本功 。 懂得用脚尖跳舞和竖起脚趾与挺直脚背的道理 。 能够竖起脚趾挺直脚背 , 用趾尖跳舞 。 趾法的运用至关重要 , 否则就会站不稳竖不起有入地耸天的循环之气势 。 了解全身各骨骼与关节 , 会松动各骨骼和关节(悬挂感 , 被动感 , 跟随感 , 大带小) 。 要懂得全身左右的骨骼前后上下分离及每一块骨头的运动和定位 。 知道全身每个骨骼也要练松 。 每个人的身材体形不一样 , 同样的方法摆出来的姿势 , 因为骨骼的松紧软硬程度也不一样 , 所以不一定都是好看的 , 最重要的是把每根骨头都练松 , 这样才能摆出最好的架子 。 每样舞种的全身骨骼翻圈方向不是完全一样的 , 甚至一个舞曲里就可插入许许多多的扭各种各样翻圈的胯与全身每个关节的各种运转 。 使足、胯和身体各部位骨骼的运转多样 。 例如 , 扭胯的方法有许多:顺胯、逆胯(反胯)、撑胯、抖胯、弹胯、折胯、晃胯、摆胯等 , 扭胯有起伏 , 不单调 , 有各种独立的全方位(水平面、正平面、侧平面、斜平面)起伏的软或硬的绞花正圈或反圈翻胯和出腿同步出胯或出腿同时出另一边的胯或上身每节骨骼的各灵活转动 。 扭胯功法正确的人应当练了一段时间后臀部变小, 而错误的扭胯功法只会使臀部越扭越大 。 懂得上身骨骼扭动的要领 , 前后的胸肋扭动的圈子定位与中心轴吻合 , 女子练到最后阶段可以将左右的一部分意念和气机运用在一点上 , 腰和胯的扭动圈子应该在中心轴的后面(除前后抖胯) , 才不会凸肚皮和凸肋弓 。 松骨头的技巧坐着也可练、站着也可练 , 任何时候都可练 , 不一定要到舞厅里才练 , 到处是舞蹈的天空 。 要认真练好各种扭骨头的基本功 , 请特别注意:胸廓上圈与后颈后背的关系 , 独立夹裆与小腿的关系 。 要鉴定一个舞者的舞姿好不好 , 先看一下他(她)的三部位就能知道了:后颈、腰腹、脚背 。 有内劲的人还能看出他(她)身上的每根骨头是不是灵活的!欣赏世界冠军的舞姿 , 首先要看天地直轴 , 直循环、弧轴、弧循环、以及横循环 , 其次要看脚尖脚背的力度和独立起伏运动 , 再看全身每根骨骼的灵活度和舞蹈时眼神和脸部表情 。 不要盲目学动作追求翻花样 。 3、舞德的修饰 。 思想和心境上的修炼 , 只有当您把心思时刻地放在舞技上 , 才能保持形体在任何时间里为最佳状态 , 才会专心一致将自己的舞德与舞姿同时提升 , 这才是入了门的舞迷 。 不会走路就不会跳舞 , 不会睡觉也跳不好舞 , 坐立行、工作家务都与舞相关 。 当您每走一步 , 每做一个动作 , 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着 , 都体现了舞蹈的存在、舞蹈的美 。 生活就是舞蹈 。 “其实我们坐在这里就是一种舞蹈 , 去拿东西也是一种舞蹈 , 只不过大家把舞蹈的范围划定了而已 。 舞蹈无处不在 。 生活和自然才是自己真正的老师 。 不管是在舞台还是在大树、太阳下 , 都没有区别 , 都是舞蹈天空” 。 要练好功 , 要懂得每一块骨头、每一块肌肉 , 在做每一个动作的时候 , 要知道动的是哪一块骨头、动的是哪一块肌肉 。 我们体舞者在做每一个造型、每一个动作时, 也要知道全身的每一块骨头和肌肉是怎么运动的, 这样才有舞蹈的神韵 。 立正时既有后颈拔势又能让气机从上颚下行 , 使侧中轴越直、后颈越直、越有直循环的天地之气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