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刺血疗法可以治哪些病,艾灸能治疗哪些疾病


中医的放血疗法真的能治病吗?会不会有什么风险?【健康知识|刺血疗法可以治哪些病,艾灸能治疗哪些疾病】放血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流行范围广泛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治疗方法 , 现代治疗出现后 , 放血疗法已成为过去糟糕的医疗实践的代名词 。 既然放血疗法如此糟糕 , 但为什么它会在医学史上流行那么长时间呢?医生们是如何解释他们治疗的成功和失败的呢?当医史学家们考察放血疗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之后 , 他们惊奇地发现 , 放血疗法与现代医疗实践之间竟然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
实际上 , 人们很难确定放血疗法起源于何时何地 。 现有资料表明 , 早在公元前2500年 , 古埃及的医生就曾使用过这种治疗方法 。 古希腊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应用放血疗法治疗疾病 。 他认为 , 放血治疗可以祛除体液中过多的物质 , 改变体液的比例以及它们在机体内的分布 , 从而使受到阻塞的体液自由地流动 。 希波克拉底指出 , 炎症 , 尤其是胸膜炎、扁桃体炎适于采用放血治疗 , 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减轻疼痛 。 我国传统医学也有放血治疗的记载 。 中医里所说的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 , 放出少量血液 , 以外泄内蕴之热毒 ,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乙中医学认为放血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
哪些人适合做放血治疗如果是刮痧后遗症 , 不放血都不行 。
放血疗法能治什么病提到放血疗法 , 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 我在临床常常用放血疗法来治疗疾病 , 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 , 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 。 放血疗法就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 , 放出少量血液 , 以外泄内蕴之热毒 , 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 具有消肿止痛 , 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
放血疗法治疗疾病比较广泛 , 小到感冒发烧 , 头痛脑热 , 大到急病重症都可以用放血治疗 , 常常使用放血治疗会起到峰回路转的功效 。
放血疗法有哪些功效?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 。 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 , 放出少量血液 , 以外泄内蕴之热毒 , 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 具有消肿止痛 , 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 针刺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 。 其时 , 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 , 在患部砭刺放血 , 可以治疗某些疾病 。 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 , 产生了金属针 , 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 , 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 中医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 , 如“刺络者 , 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 , 出恶血也” 。 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 唐宋时期 , 针刺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 《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 , 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 。 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 。 金元时期 ,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 , 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 , 并认为针刺放血 , 攻邪最捷 。 衍至明清 , 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 。 针具发展也很快 , 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 , 更适合临床应用 。 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针刺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 。 近代 , 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 。 其价值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 。 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方法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 。 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 在护理方面严格提示: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采用此法 。 特别强调手法宜稳、准、轻 , 而不宜过猛 , 且放血不可过多 。 可见 , 中医的放血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有严格规范的! (1)高热降温:大椎、十宣点刺放血;(2)咽喉肿痛:少商穴点刺放血;(3)头痛:太阳穴点刺放血;(4)中暑:十宣穴点刺放血;(5)全身搔痒:耳后静脉挑刺放血;(6)神经性皮炎、丹毒、痈疖在病灶周围及相应部位散刺放血;(7)急性胃肠炎:曲泽、委中穴缓刺放血 。 【此处所列 , 仅作说明中医“放血”是有讲究的 。 请勿佯装己知 , 擅自模仿!】 特别提示: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过程中一旦出现晕针现象 , 应立即扶病人平卧 , 喝热水 , 并注意观察面色、脉象、血压 。 对症状较重者 , 务必请医生处理!非专业人员尤其不可盲目应用“放血疗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