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乌金散的作用有哪些,乌金散能治月子病吗( 五 )


③《纲目》:"枳实、枳壳 , 气味功用俱同 , 上世亦无分别 , 魏、晋以来 , 始分实、壳之用 。 洁古张氏 , 东垣李氏 , 又分治高治下之说 。 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 , 气行则痞胀消 , 气通则痛刺止 , 气利则后重除 , 故以枳实利胸膈 , 枳壳利肠胃 , 然张仲景治胸痹痞满 , 以枳实为要药 , 悍街蜗卵?塘 。 ?蟪γ厝??锛焙笾兀?忠澡卓俏?ㄓ茫?蜩资挡欢乐蜗拢??卓遣欢乐胃咭病8亲苑擅胖疗敲牛?苑沃髦???瓜嗤ǎ?黄??龋?蚨?锓种?梢玻?环忠辔奚恕!抖湃煞健吩厥萏ヒ??殴凉拧痘罘ɑ??犯囊澡资跬枞辗??钐ナ菀咨??街??ネ琛6?茏谒?堆芤濉费裕?プ吃蜃佑辛σ咨??罘?卓且??粗挛蘖Γ?孀右嗥?跄蜒???剿跆ヒ撞?撸?蟛蝗灰病R岳硭贾??苁现?担?凭跷?牛?蛱デ捌?③罩驼咭擞弥???桨恕⒕旁绿ケ赜描卓恰⑺展R运称??デ拔拗停?虿?笪扌橐病H羝?魅跽撸?创蠓撬?艘印?
④《本草经疏》:"枳壳 , 气味所主 , 与枳实大略相同 。 但枳实形小 , 其气全 , 其性烈 , 故善下达;枳壳形大 , 其气散 , 其性缓 , 故其行稍迟 , 是以能人胸膈肺胃之分及入大肠也 。 其主风痒麻痹 , 通利关节 , 止风痛者 , 盖肺主皮毛 , 胃主肌肉 , 风寒湿入于二经 , 则皮肤瘙痒 , 或作痛 , 或麻木 , 此药有苦泄辛散之功 , 兼能引诸风药入于二脏 , 故为治风所需 , 风邪既散 , 则关节自然通利矣 。 其疗劳气咳嗽 , 背膊闷倦者 , 盖亦指风寒郁于上焦 , 则肺气滞而为闷倦咳嗽 。 《经》曰:肺苦气上逆 , 急食苦以泄之 , 枳壳味苦 , 能泄至高之气 , 故主之也 。 又肺与大肠为表里 , 风邪入肺 , 则并入大肠 , 风热相搏而为肠风下血 , 『?滦怪???蜓?惹宥?缱猿?印F渲魃⒘艚嵝仉跆抵停?鹚???吐??参钢钪ぃ?び腓资迪嗤??谄淦?曰憾??"今世多用以治妇人胎气不安 , 或至八、九月为易产之剂 , 动辄资用 , 殊不知妇人怀孕 , 全赖气血以养胎 , 气血充足则胎自易产 , 且娠妇至八、九月精神困倦 , 四肢软弱 , 饮食减少 , 动息喘促 , 何莫非虚弱之症 , 而更用此耗散之药耶?"
⑤《本草思辨录》:"枳壳 , 乃枳实之老而壳薄者 。 既名枳壳 , 须去穰核用之 , 壳、实古原不分 , 性用亦无少异 。 若治胸膈痞塞 , 枳壳较枳实少胜 。 然何如以枳实协辛温轻扬之橘皮、桂枝 , 为奏功尤大乎 。 惟《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 , 除寒热结 , 则惟去穰核之枳壳为宜 。 盖痒为风 , 寒热结为痹 , 于皮肤中除风馀痹 , 用枳实则易走里 , 难与枳壳争能 。 此《证类本草》枳壳所以主风痒麻痹也 。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 防蛀 。
我老婆服用了乌金散后全身疼痛没有力气但是不是发烧问一下是不是乌金散的副作用啊 台片就是乌药 , 以浙江天台的乌药最佳 , 切制成片 , 所以也叫天台乌药片 乌药 别名:旁其、鳑魮、矮樟、香叶子树、白叶柴、吹风散、青竹香、钱蜞柴、钱柴头、盐鱼子柴 。 味辛 , 药性温 。 归脾、肺、肾、膀胱经 。 功用 顺气、开郁、散寒、止痛 。 主要用于治疗 气逆胸腹胀痛 , 宿食不消 , 反胃吐食 , 寒疝 , 脚气 , 小便频数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 1.5~3钱;磨汁或入丸、散 。 宜忌:气虚、内热者忌服 。 附方: ①治风气攻疰四肢 , 骨节疼痛 , 遍身顽麻 , 头目旋晕;瘫痪 , 语言蹇涩 , 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 , 脚膝软弱;妇人血风 , 老人冷气 , 上攻胸臆 , 两胁刺痛 , 心腹膨胀 , 吐泻肠呜: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 , 白僵蚕(去丝、嘴 , 炒)、川芎、枳壳(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 , 干姜(炮)半两 。 上为细末 , 每服三钱 , 水一盏 , 姜三片 , 枣一枚 , 煎至七分 , 温服 。 (《局方》乌药顺气散) ②治冷气、血气、肥气、息贲气、伏梁气、奔豚气 , 抢心切痛 , 冷汗 , 喘息欲绝:天台乌药(小者 , 酒浸一夜 , 炒)、茴香(炒)、青橘皮(去白 , 炒)、良姜(炒) 。 等分为末 , 温酒、童便调下 。 (《卫生家宝方》) ③治心腹气痛:乌药 , 水磨浓汁一盏 , 入橘皮一片 , 苏一叶 , 煎服 。 (《濒湖集简方》) ④治胀满痞塞 , 七情忧思所致:天台乌药、香附、沉香、砂仁、橘红、半夏 , 为末 。 每服二钱 , 灯心汤调 。 (《亦水玄珠》乌药顺气散) ⑤治浑身胀痛 , 气血凝滞者:香附(盐、酒、便、醋四分制之)、乌药 , 共细末 , 酒下四、五分 。 (《慎斋遗书》香附散) ⑥治七情伤感 , 上气喘息 , 妨闷不食:人参、槟榔、沉香、天台乌药 。 上药各浓磨水 , 和作七分盏 , 煎三、五沸 , 放温服 。 (《济生方》四磨汤) ⑦治气厥头痛 , 妇人气盛头痛及产后头痛:川芎藭、天台乌药等分 , 为末 。 每服二钱 , 葱、茶调下 。 (《纲目》) ⑧治产后逆气 , 食滞胀痛:陈皮、藿香、枳壳各钱半 , 厚朴一钱 , 泽泻、乌药、香附各二钱 , 木香七分至一钱 , 煎服 。 (《沈氏尊生书》排气饮) ⑨治胎前产后血气不和 , 腹胀痛:乌药、香附、当归、川芎(俱酒炒)各三钱 。 水煎服 。 (《本草切要》) ⑩治产后腹痛:天台乌药、杜当归 , 为末 , 豆淋酒调下 。 (《朱氏集验医方》乌药散) ⑾治小肠疝气乌药一两 , 升麻八钱 。 水二钟 , 煎一钟 , 露一宿 , 空心热服 。 (《孙天仁集效方》) ⑿治干湿脚气乌药一两 , 莳萝一分(二味炒令黄色) 。 同为末 , 温酒下二钱 。 若是干脚气 , 用苦楝子一个 , 柏浆水一升 , 煎至五合 , 调下 。 (《博济方》乌药散) ⒀治脚气掣痛 , 初发时:土乌药 , 不犯铁器 , 布揩去土 , 瓷瓦刮屑 , 好酒浸一宿 , 次早空心温服 , 溏泄即愈 , 入麝少许尤佳 , 痛入腹者 , 以乌药同鸡子 , 瓦罐中水煮一日 , 去鸡子 , 切片蘸食 , 以汤送下 。 (《永类钤力》) ⒁治肾经虚寒 , 小便滑数及白浊等疾:天台乌药(细锉)、益智子(大者 , 去皮 , 炒) 。 上等分 , 为末 , 别用山药炒黄为末 , 打糊丸 , 如梧桐子大 , 曝干 。 每服五十丸 , 嚼茴香数十粒 , 盐汤或盐酒下 。 (《魏氏家藏方》固真丹 , 即《妇人良方》缩泉丸) ⒂治小儿慢惊 , 昏沉或搐:乌药磨水灌之 。 (《济急仙方》) ⒃治小儿疳积:天台乌药、鸡内金、五谷虫各等分 , 加入青黛%5(例如台乌药净末用一两 , 青黛用五分) 。 共研细末 , 和匀 。 每晨空腹用温开水送服一至三钱 , 连服一月 。 (《浙江中医杂志》乌金散 。 ⒄治泻血 , 血痢:乌药不以多少 , 炭火烧存性 , 捣罗为末 , 陈粟米饭和丸 , 如梧桐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米饮下 。 (《圣济总录》乌金丸) ⒅治跌打损伤(背部伤尤宜):乌药一两 , 威灵仙五钱 。 水煎服 。 (《江西草药》) ⒆风湿麻痹 。 用乌药一百两、沈香五十两、人参三两、甘草四两 , 共研为末 。 每服半钱 , 空心服 , 姜盐汤送下 。 此方名"乌沈汤" 。 ⒇一切气痛 。 用乌药(酒浸一夜后炒)、茴香(炒)、青桔皮(去白 , 炒)、良姜(炒) , 等分为末 , 以温酒加童便调下 。 (21)几种常见病 。 用香附、乌药 , 等分为末 , 每服一至二钱 , 饮食不进 , 姜枣汤送下;疟疾 , 干姜白盐汤送下;腹中有虫 , 槟榔汤送下;头风虚肿 , 茶汤送下;妇女冷气 , 米汤送下;产后血攻心、脾痛 。 童便送下;妇女血海痛 , 男子疝痛 , 茴香汤送下 。 (22)小肠疝气 。 用乌药一两、升麻八钱 , 加水二碗 , 煎成一碗 , 露一宿 , 煨热 , 空心服 。 (23)脚气扯痛 。 用乌药刮屑 , 浸酒中一宿 , 次早空心温服 。 溏泄好愈 。 加麝香少许更好 。 (24)血痢 。 用乌药烧存性 , 研为末 , 加陈米饭做成刃丸子 , 如梧子大 。 每服三十丸 , 米汤送下 。 (25)咽喉闭痛 。 用生乌药 , 加酸醋二碗 , 煎成一碗 , 先噙后咽 , 吐出痰涎好愈 。 临床应用: 1.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 行气疏肝 , 散寒止痛 , 治寒凝气滞的小肠疝气 , 少腹引控睾丸而痛 , 偏坠肿痛 , 痛经 。 2.暖肝煎(《景岳全书》) , 用于肝肾阴寒 , 小腹疼痛 , 疝气等 。 3.四磨汤(《济生方》) , 行气降逆 , 宽胸散结 , 治七情所伤 , 肝气郁结所致胸膈烦闷 , 上气喘急 , 心下痞满 , 不思饮食 。 4.乌药顺气散(《赤水玄珠》) , 行气宽胸 , 治七情忧思所致的胀满痞塞之证 。 5.排气饮(《沈氏尊生方》) , 行气消滞 , 治产后逆气 , 食滞胀痛 。 6.缩泉丸(《妇人良方》) , 温肾祛寒 , 缩尿止遗 , 主治下元虚冷 , 小便频数 , 小儿遗尿 。 7.五磨饮子(《医方集解》) , 顺气行滞 。 8.六磨汤(《证治准绳》) , 顺气行滞 , 调理肝脾 , 通便导滞 , 治情志失和 , 肝脾之气郁结导致大便秘结 , 欲便不得 , 嗳气频作胸胁痞满 , 腹中胀痛 , 纳食减小 。 9.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 祛瘀软坚 , 兼调脾胃 , 治气血凝结 , 脉络阻塞 , 血瘀日甚所致腹部积块 , 硬痛不移 , 面黯消瘦 , 纳减乏力 , 时有寒热 , 月事不行 。 临床应用: (1)理气散寒止痛:用于寒凝气滞之小腹冷痛 配香附 元胡治胃脘及小腹胀痛 。 (2)温肾缩尿:用于下焦虚寒之小便频数 常配益智仁等 。 [2] (3)治疗肾及膀胱结石所致之绞痛 , 乌药30克 , 金钱草90克、海金沙20克、芒硝4克(分冲)、鸡内金9克、甘草梢5克 , 服20剂 , 煎服 , 有解痉排石之功 , 屡收显效 。 (4)乌药与香附合用名“香附散”(《慎斋遗书》) , 对浑身胀痛 , 气血凝滞者有佳效 , 因乌药能气中和血 , 香附善血中行气 , 相辅更彰 。 (5)乌药配川芎治妇人气厥头痛及产后头痛(《本草纲目》)甚效 。 (6)乌药伍益智仁、山药为“缩泉丸”(《妇人良方》) 。 (7)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之名方 , 对老人尿频、小儿遗尿而偏阳虚者 , 有温肾祛寒、固涩小便之功 。 因其具温阳固摄之效 。 (8)治肺寒或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 , 或咽际时渗清涎者 , 取乌药伍益智仁、山药此三味加于辨治方中 , 大可提高疗效 , 此则异病同治之理也 。 (9) 治体禀素虚 , 稍受风寒 , 即喷嚏频频 , 流清稀涕如水液状 , 绵绵不绝 , 头昏神疲 , 颇以为苦 。 苔薄质淡 , 脉细软 。 此乃肺肾阳虚 , 乏于固摄 , 治宜温肺益肾 , 摄敛止涕 。 配方炙黄芪20克 , 炒白术、怀山药、台乌药、益智仁、苍耳子、辛夷、茯苓各10克 , 甘草4克 。 [3] (10)治疗寒湿痹痛;寒疝疼痛;宫冷不孕;痛经经闭;产后瘀阻儿枕痛 。 配肉桂.川芎.元胡.乌药.没药.吴茱萸等 , 具有散寒止痛 , 活血通经功效 。 乌药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