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乌金散的作用有哪些,乌金散能治月子病吗( 四 )


②《本草经琬》:"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 , 中气不运而痰涌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风寒入肺气壅者 , 服之反能作剧;咳嗽阴虚火炎者 , 服之立至危殆;一概胎前产后 , 咸不宜服 。 "
③《本草汇言》:"如肝肾阴亏 , 血损营虚 , 胁肋隐痛者 , 勿用也 。 下痢日久 , 中气虚陷 , 愈下愈坠、愈后重急迫者 , 勿用也 。 "
④《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 "
【选方】①治五积六聚 , 不拘男妇老幼 , 但是气积 , 并皆治之:枳壳三斤 , 去穰 , 每个入巴豆仁一个 。 合定扎煮 , 慢火水煮一日 , 汤减再加热汤 , 勿用冷水 , 待时足汁尽去巴豆 , 切片晒干 , 勿炒 , 为末 , 醋煮面糊丸 , 梧子大 。 每服三、四十丸 , 随病汤使 。 (《秘传经验方》)
②治伤寒呃噫:枳壳半两(去穰 , 麸炒黄) , 木香一钱 。 上细末 。 每服一钱 , 白汤调下 。 未知 , 再与 。 (《本事方》)
③顺气止痢:甘草(炙)六钱 , 枳壳(炒)二两四钱 。 上为细末 。 每服一钱 , 空心沸汤点服 。 (《婴童百问》宽肠枳壳散)
④治远年近日肠风下血不止:枳壳(烧成黑灰存性 , 为细末)五钱 , 羊胫炭(为细末)三钱 。 和令匀 , 用米饮一中盏 , 调下 , 空心腹 , 再服见效 。 (《博济方》乌金散)
⑤治大便下血:枳壳二钱 , 乌梅肉三钱 , 川黄连五分 。 共研细末 , 饭前开水冲下 , 分二次服 。 (《青海省中医验方汇编》)
⑥治直肠脱垂:十岁以下小儿 , 每日用枳壳一两 , 甘草一至三钱 。 水煎 , 分三至五次服;成人每日用枳壳一至二两 , 升麻三钱 , 炙甘草二至四钱 , 台参、生黄芪 , 据身体强弱 , 适当增减 , 水煎分二次服 。 (《山东医刊》(11):9 , 1962)
⑦治产后生肠不收:枳壳二两 。 去穰煎汤 , 温浸良久即入 。 (《经验方》)
⑧治子宫脱垂:一枳壳五钱 , 蓖麻根五钱 。 水煎兑鸡汤服 , 每日二次 。 二枳壳五钱 , 升麻一钱 。 水煎服 。 (《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
⑨治小儿因惊气吐逆作搐 , 痰涎塑塞 , 手足掣疭 , 眼睛斜视:枳壳(去穰 , 麸炒)、淡豆豉等分 。 为末 , 每服一字 , 甚者半钱 , 急惊 , 薄荷自然汁下 , 慢惊 , 荆芥汤入酒三、五点下;日三服 。 (《小儿痘疹方论》不惊丸)
⑩治小儿秘涩:枳壳(煨 , 去穰)、甘草各一钱 。 以水煎服 。 (《全幼心鉴》)
⑾治风疹痒不止:枳壳三两 , 麸炒微黄 , 去瓤为末 。 每服二钱 , 非时 , 水一中盏 , 煎至六分 , 去滓服 。 (《经验后方》)
⑿治牙齿疼痛:枳壳浸酒含漱 。 (《圣惠方》)
⒀治小儿软疖:次枳壳一个 , 去白 , 磨口平 , 以面糊抹边 , 合疖上 , 自出脓血尽 , 更无疤痕也 。 (《世医得效方》)
【临床应用】治疗子宫脱垂
取枳壳1斤 , 加水1500毫升 , 煎至500毫升 , 入砂糖适量(年老体弱者加升麻、白术各2.5两同煎 , 共加水2000毫升 , 煎至1000毫升) , 每日2次 , 每次饭后服25毫升 , 10天为一疗程 。 或每日用枳壳1.2两 , 加水浓煎成100毫升 , 分3次食后服 。 据临床观察 , 服药后大部分病例均有一定的近期疗效 。
此外 , 临床上采用大剂量枳壳治疗脱肛、肠胃无力性消化不良、疝气、胃扩张等 , 亦有一定疗效 。
【名家论述】①张元素:"凡气刺痛用枳壳 , 看何经分以引经药导之 。 破滞气亦用枳壳 , 高者用之 , 然能损胸中至高之气 , 止可二、三服而已 。 "
②王好古:"枳壳主高 , 枳实主下 , 高者主气 , 下者主血 , 故壳主胸膈皮毛之病 , 实主心腹脾胃之病 , 大同小异 。 朱肱《活人书》言治痞 , 宜先用桔梗枳壳汤 , 非用此治心下痞也 , 果知误下 , 气将陷而成痞 , 故先用此 , 使不致于痞也 , 若已成痞而用此 , 则失之晚矣 , 不惟不能消痞 , 反损胸中之气 , 先之一字有谓也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