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痧气的症状都有哪些,去痧最好最快的方法


痧气的治疗方法 【健康知识|痧气的症状都有哪些,去痧最好最快的方法】在饮食上可多食健脾扶正的食物 , 如山药、栗子、地瓜、花生、马铃薯等 。
1、在中医的角度来讲 , 痧气主要是由风、湿、火三气相搏导致的一种病症 。 多是因夏秋之际 , 风、湿、热三气旺盛 , 相抗激烈之时 , 人若过度疲劳 , 就会容易受外邪入侵 , 而常发痧 。
2、若想散痧气 , 则需要现扶正驱邪 , 然后平风、湿、热三气即可解决有痧气问题 。 在饮食上可多食健脾扶正的食物 , 如山药、栗子、地瓜、花生、马铃薯等 。
3、不过即使不去管它 , 注意不要感冒 , 痧气也会慢慢消失的 。
扩展资料:痧在皮肤气分的 , 皮疹隐现红点 , 有如脉疹 , 称为“红痧”;若痧毒蕴於肌肉血分的 , 全身胀痛 , 且有黑斑 , 称为“乌痧” 。
较为严重时 , 则见发寒热 , 头、胸、腹或胀或痛 , 或神昏喉痛 , 或上吐下泻 , 或腰如束带 , 或指甲青黑 , 或手足麻木等 。
参考资料:

平时说的痧气除了刮痧,吃什么药会好点? 刮痧是我国民间传统医学、历史源远 , 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 。 它是通过刮痧仪等对人体经络、穴位的刮拭 , 达到医疗、保健、美容、减肥等功效的一门技术 。
提起刮痧 , 稍有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 , 那是一种简便验廉的中医治病方法 。 但深入一问 , 有许多问题又不甚了了 。 刮痧的医学作用是什么?痧症是个什么病?刮痧用的主要工具有哪些?刮痧的手法有哪些?刮痧时应采取什么体位?刮痧的适应症是什么?刮痧越痛越有效 , 越黑越有效吗?如何正确安全地刮痧?出痧会损害皮肤吗?刮痧的禁忌症有哪些?
刮痧 , 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在人体一定的部位反复刮动 , 摩擦患者皮肤 , 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
刮痧的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 , 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 , 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 , 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 , 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
刮痧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 人们患病时 , 出于本能 , 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 , 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 。 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 , 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 , 即“刮痧”疗法的雏形 。
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 , 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 。 他认为 , 毒邪由皮毛而入 , 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 , 阻塞气血 , 使气血流通不畅 , 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 , 就阻塞络脉 , 使络脉的气血不通 。 这些毒邪越深 , 郁积得越厉害 , 发病就越剧烈 , 对于这种情况 , 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 , 即可以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 。
刮痧疗法就是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 , 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像米粒样的红点为止 , 通过发汗使毛孔张开 , 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 , 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

痧症是什么病
“痧症”是中医书上常见的病名 。 所谓“痧” , 就是用特定的工具在病人身上刮几下 , 皮肤很快出现一些紫红颜色 , 类似细沙粒的点 , 人们据此将其取名为“痧症” 。
中医书关于痧症 , 有好多名称 , 比较常见的有:转筋痧、吊脚痧、绞肠痧、痧气病、痧胀病等 。
“痧”就是体内气血瘀积、阻塞 , 一旦“不通” , 病症便随之而来 。 借由刮痧可以排毒、去除淤积 。 “痧毒”由无法消化的食物或无法排除的代谢废物累积而成 , 人体痧毒瘀积到一定程度 , 除了血液循环可能受阻外 , 还有许多液体的循环也可能受阻 , 如淋巴液、细胞外液、组织间液等 。 用西方医学的观点解释 , 一旦液体流动受阻 , 就容易产生慢性筋膜炎 , 会感觉局部肌肉僵硬 。 而刮痧就如同按摩 , 可以促进体内液体的循环 , 避免阻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