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降温退烧快,发烧最简单的退烧方法


如何快速退烧 你好 。 发烧是疾病的症状之一 , 退烧是整个治疗中辅助治疗 , 作用是缓解症状 。 退烧的基本要求:体温超过38.5°时 , 可以药物降温 。 不超过38.5°物理降温 。 两次用药间隔6-8小时 , 用药前先测体温 , 超过38.5°方可再次用药 。 不足6-8小时 , 体温再次升高 , 仍用物理降温 。 频繁用退烧药 , 可以引起体温不升 , 或骤降 , 导致大汗淋漓虚脱 。
物理降温的部位:腋下两侧 , 脖子两侧 , 腹股沟两侧 , 洗温水澡 , 还可以撤掉枕头 , 把冷水袋当枕头 。 物理降温每次20-30分钟 , 可以降温0.5°左右 。 发烧的患者会觉得舒服的多了 。 上述部位均是大动脉所在之处 。 调节体温的中枢在枕后 。
怎么退烧快 药物退烧法

退烧药的使用有技巧 , 有原则 , 了解它的用药原则 , 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 一般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 , 它们各有不同的使用原则--

●水剂较温和 , 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 , 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 。

●阿司匹林锭剂退烧效果好 。 但阿斯匹灵可能会引发雷氏症候群 , 所以某些特定时期不能使用 , 例如宝宝患有水痘或流感时 。

●栓剂是从肛门塞入的药物 , 主要由直肠吸收 , 效果比较快速 。 如果孩子拒绝口服药物 , 退热栓就是最好的选择 。 使用时 , 宁愿少用一些 , 烧退得慢一些 , 也不要大量使用 。 如果密集使用 , 容易退烧过度 , 不仅会导致体温陡降 , 药物反覆刺激肛门后 , 还易造成宝宝腹泻 。

●针剂是最不安全的退烧药物 , 不是非常必要时 , 一般不建议使用 。

注意

不同退烧药最好不要并用 , 如果剂量控制不好 , 会有隐患 。 更不可为了加强退烧效果 , 为宝宝多服几次退烧药或将剂量增加 。 要知道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 , 就是使体温重新升高 。

物理降温法

物理降温适用于高热而循环良好的患儿 。 特点是方法简单 , 不良反应少 。

●温水擦浴

适用于高热宝宝 。 水温应略低于宝宝的皮肤温度(即32℃-34℃) 。 皮肤接受冷刺激后 , 可使毛细血管收缩 , 继而又扩张 , 达到降温效果 。 擦浴时亦可用按摩手法刺激血管被动扩张 , 促进热的发散 。 注意擦浴时用力要均匀 , 轻轻按摩几下 , 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 。 擦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 , 以助散热 。 四肢及背部各擦浴3-5分钟 。 温水擦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 让宝宝舒适平卧 , 并多给宝宝喝些温开水 。

●酒精擦浴

使用酒精擦浴时要注意酒精的浓度 , 一般以30%-50%浓度为宜 。 酒精不要太凉 , 温度以32℃-35℃为宜 。 用纱布或毛巾浸蘸酒精后 , 有规律地擦拭 。 通常是先从患儿的颈部开始 , 自上而下地沿上臂外侧擦至手背 。 然后经腋窝沿上臂内侧擦至手心 。 上肢擦完后 , 自颈部向下擦试后背 , 擦浴的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拍打后背 , 以促进血液循环 。 最后自髂部开始擦拭下肢 , 方法与擦拭上肢相同 。 每个部位擦拭3分钟左右 。 擦拭腋下、肘部、掌心、腹股沟、足心等部位时停留时间应稍长些 , 以提高散热效果 。

宝宝皮肤娇嫩 , 擦浴时动作要轻 , 不可过度用力 , 以免损伤皮肤 。 酒精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为宝宝保暖 , 身体暴露部位不要多 , 擦拭过的部位及时盖好衣被 。 擦浴时如发现宝宝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 , 应停止擦浴 , 盖好衣被保温 , 并及时请医生诊治 。 对婴儿和体质虚弱的小儿不宜使用酒精擦浴 。

●头部冷敷

头部冷敷适合宝宝的一般发热 , 尤其适合低温宝宝 。 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宝宝前额部 , 每5-10分钟更换一次 。 也可将水袋中灌上凉水 , 枕在脑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