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江西省的湿地资源概况


江西省的湿地资源概况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长江沿境北而过,境内长151.9公里 。 全省属中亚热带气候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地貌丰富,地质历史古老,林业用地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3%,森林覆盖率高达59.7% 。 丰富的水热资源和特殊的气候地理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同纬度地区极少数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的区域之一 。
江西省境内水系分水岭与行政区划分界线大致相同,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河五大水系及2400多条中小河流总长度约18,400公里,绝大多数汇入鄱阳湖后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独立完整鄱阳湖水系,流域总面积162225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7% 。 全省平均水资源总量142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5.4% 。 经鄱阳湖注入长江的多年平均水量142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淮河和海河三大河入海水量的总和 。 全省主要河流和鄱阳湖水质基本良好,达到国家Ⅱ类标准 。 截止目前,鄱阳湖区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5个,面积15.6万公顷 。
江西省的湿地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湿地面积大
全省各类湿地共365.17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1.87%,其中水域面积164.74万公顷,占国土面积9.8%;天然湿地面积为116.6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6.9% 。 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约44万公顷,约占全国同类湖泊的15% 。 境内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1998年湖口水位22.58米时,湖面达4066平方公里 。
2、湿地类型多
按国际《湿地公约》的分类系统,江西有23种类型的湿地,包括了除咸水湖和荒原湿地外的内陆湿地的所有类型 。 其中天然湿地14种,人工湿地9种 。
3、湿地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
全省有湿地高等植物705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有12种,如中华水韭、普通野生稻等,其中分布于东乡县的普通野生稻是世界上分布纬度最北的野生稻;湿地脊椎动物636种,其中哺乳类17种,湿地鸟类332种,两栖类40种,爬行动物44种,淡水鱼类203种 。 湿地动物中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6种,其中Ⅰ级13种,Ⅱ级53种 。 其中鸟类53种,如白鹤、白头鹤、白枕鹤、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等;哺乳动物7种,如白鳍豚、江豚等;鱼类3种,如中华鲟等;两栖类3种,如大鲵、虎纹蛙等 。 以鄱阳湖珍稀水禽为主的江西湿地生物多样性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 。 据统计,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数量达到全球越冬白鹤总数的95%以上,2004年达到3954只 。 近两年白鹤、白枕鹤、白头鹤、灰鹤等4种鹤的总数均在7000只左右;东方白鹳在2500只左右,数量超过国际鸟类组织统计的总数 。 这些在鄱阳湖越冬的珍禽种群数量都超过该种珍禽全球数量的一半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候鸟王国” 。 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7块国际重要湿地之一 。 【衢州启动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
【【花卉大全】江西省的湿地资源概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