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村民最爱去哪里

本文转自:农村青年杂志乡村振兴, 村民最爱去哪里——记安徽省天长市的农家书屋张晓娟 李振龙 戴砚天 李东升(一)见到张雅兰时, 她正在忙碌着 。 “你们瞧, 这就是咱村农家书屋的‘新家’, 是刚搬进来的 。 老的农家书屋才18.5平方米, 现在的面积是原来的八九倍呢!”张雅兰是安徽省天长市仁和集镇林庄村的党总支副书记兼农家书屋管理员, 她把现在的农家书屋称为村里的“新宅院” 。 “新宅院”是刚投入使用、紧挨村部的一栋大平房 。 阅览室内窗明几净, 两组用不锈钢制成的大书架里整齐地摆列着18类6000多册书刊资料, 20多个老人、孩子正在看书、读报 。 “去年以来, 共有1560多人次借阅书刊 。 ”张雅兰介绍道 。 “这是利用乡村振兴和民生工程项目建成的多功能文体活动中心, 包括138平方米的农家书屋、700平方米的标准篮球场、160平方米的露天戏台 。 国家和省、市民生项目投入60万元, 村里自筹资金11.43万元, 去年3月开工建设, 8月投入使用 。 ”仁和集镇党委副书记范梅龙说, 全镇有13个村、社区的农家书屋搬进了这样的“新宅院” 。 天长市文旅局副局长董学龙告诉我们:2015年以来, 天长市先后投入8500多万元改善农家书屋的硬件, 吸引村民读书、借书 。 到2021年底, 全市174个农家书屋全部搬进规格统一、宽敞、整洁、明亮的“新家”, 使这里成为群众都乐意来的地方 。
乡村振兴,村民最爱去哪里
【乡村振兴,村民最爱去哪里】村民在看家政服务方面的书(二)“现在的农家书屋, 已经不仅仅是两三排书架、几张阅览桌椅了 。 ”张雅兰一边带着我们参观, 一边兴奋地说 。 阅览室也是培训辅导用的多功能室, 配有大屏幕电视机和一套音响设备, 还有新桌椅, 可供100人使用 。 电子阅览室配有8台新电脑, 技术人员正在安装网线, 村民马上就可以上网查看大棚蔬菜的市场信息了 。 “电视机、音响设备、电脑、阅览桌椅和书籍, 总共投入20多万元 。 ”阅览室里, 村民徐厚霖正在查阅专门介绍大棚草莓种植技术的期刊;48岁的妇女秦文翠则专注地阅读着防治高血压的书籍, 在为患高血压病的母亲“寻医问药” 。 林庄村的农家书屋还吸引了许多孩子, 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 小学4年级的王少波借了《安徒生童话集选》、5年级的李秀梅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6年级的陆大伟借了《敌后武工队》和《野火春风斗古城》……喜悦的神情荡漾在一张张天真烂漫的小脸蛋上 。 “农家书屋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开放时间是下午和晚上 。 星期六、星期天和元旦、春节等节假日都是全天开放 。 ”讲起农家书屋, 张雅兰滔滔不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