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山楂适合的栽种环境及管理


山楂 , (Crataegus pinnatifida Bunge) , 又名山里果、山里红 , 蔷薇科山楂属 , 落叶乔木 , 高可达6米 。 在山东、陕西、山西、河南、江苏、浙江、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均有分布 。

【适合】山楂适合的栽种环境及管理

文章插图

山楂栽培需要的生态条件:
1.温度 山楂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大 , 年平均气温在4.7-16℃的地区都能种植山楂 , 以12-15℃为最适发展区 。 山楂能忍耐的最高温43.3℃ , 能较长时期忍耐40℃的高温 。 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 , 均有当地最适宜的栽培类型或品种 。 各地的不同品种对积温要求不同 , 最低为2000℃ , 最高为7000℃ , 年生育期为180-220天 , 萌芽抽枝所需日均温为13℃ , 果实发育需20-28℃ , 最适温为25-27℃ 。
【【适合】山楂适合的栽种环境及管理】2.水分 山楂较耐旱 , 适应性强 , 山楂比苹果、梨耐旱 , 有些干旱地区 , 苹果、梨不能栽种 , 山楂则生长尚好 , 比桃还要耐旱 。 但是 , 干旱会严重影响果实的生长发育 , 使果个变小 , 落果严重 , 产量降低 。 生长前期遇到干旱 , 大批落花落果 , 特别干旱时甚至会引起树体死亡 。 土壤含水量在9.34%时 , 为山楂安全含水量 , 含水量在7.9%时 , 发现萎蔫;致死湿度为5.8% , 一般在年降雨量500-700mm的地区生长良好 。 山楂也比较耐涝 , 在多雨年份或季节 , 即使积水一周左右 , 仍能正常生长 , 但不抗暴风雨的突然袭击 , 因为山楂的根系较浅 , 往往出现树冠倾斜或倒树现象 。
3.光照 山楂树冠对光的要求很严格 , 光照对结果影响很大 。 在自然生长状态或管理粗放的山楂园 , 明显的表现为外围结果 , 并容易出现大小年现象 。 每天利用光能达到7h以上的结果最多 , 7-5h则结果良好 , 5-3h基本不能坐果 , 每天小于3h的直射光则不能坐果或坐果很少 。
栽植
山楂新根在春季发生较早 , 以秋植为宜 。 株行距在土质瘠薄处为3~4m , 在土质肥沃、地势平坦处可为4~5m 。 栽植时宜2~3个品种分行混栽 , 以提高坐果率 。 栽植时 , 每棵施土杂肥100kg , 尿素15kg , 过磷酸钙20kg , 硫酸钾10kg 。
整形修剪
根据山楂枝条的生长特性 , 采用疏散分层形、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或自然开心形的树形进行整形 。 因为山楂树干性较弱 , 容易发生偏干、偏冠现象 , 整形中可利用剪口芽的剪留方向或更换中心干的延伸枝加以控制调整 。 当中心干严重倾斜不易培养时 , 也可顺应其长势除去中心干 , 改成自然开心形树形 。 全树保留3~4个主枝 , 基角45°~50° , 再在各主枝上适当培养副主枝 , 占有空间 。 采用多主枝自然圆头形整形时 , 可根据枝条的自然长势 , 使主枝间保持30cm左右的间隔适当疏散排列 , 并向四外伸展 , 全树共培育6~7个主枝 。
盛果期的山楂树 , 主要是对连续结果数年的结果母枝轮流回缩复壮 , 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 稳定产量 , 并维持良好的长势 。 特别对结果多而下垂的枝群应在3~5a生枝段上较重回缩 。 当因结果过多发生大小年现象时 , 对大年树应疏除过多的结果母枝 , 使母枝与发育枝的比例保持2∶1或1∶1 。 也可在现蕾期进行花前复剪 , 疏去部分弱枝上的花序 , 促进花芽分化 。 树冠郁闭严重时 , 首先间疏或回缩部分大枝 , 同时疏剪部分发育枝 。
土肥水管理及其它
土壤管理 。 土壤深翻熟化是增产技术中的基本措施 , 进行深翻熟化 , 可以改良土壤 ,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 促进树体生长 。
肥水管理 。 基肥掌握秋季早施 , 追肥可在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及果实膨大等几个时期中 , 根据具体情况施用 。 秋季末采果后及时施足基肥 , 以补充树体营养 ,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 每667m2开沟施有机肥4000~5000kg , 化肥的施用量根据树体情况而定 。 春季花期追肥和叶面喷硼(用0.5%硼酸溶液)能显著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新梢生长 。 大年树则应加强后期(8~9月)追肥 , 促进花芽分化 。 遇有旱情引起落果时 , 应进行灌溉或松土覆草 , 减轻旱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