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怎样规范化栽培苦参


苦参 , 别名苦骨、地槐 , 为豆科多年生半木本植物 , 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 。 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 , 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 , 苦参有治疗湿热、黄疽、痢疾、肠炎、皮肤瘙痒等症的作用 , 苦参用药禁忌是脾胃虚寒者忌用苦参 , 苦参反藜芦 , 不宜与藜芦同用 。

【栽培】怎样规范化栽培苦参

文章插图

一、植物特征
落叶半灌木 , 高1.5-3米 。 根圆柱状 , 外皮黄白色 。 茎直立 , 多分枝 , 具纵沟;幼枝被疏毛 , 后变无毛 。 奇数羽状复叶 , 长20-25厘米 , 互生;小叶15-29对 , 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 , 长3-4厘米 , 宽1.2-2厘米 , 先端渐尖 , 基部圆 , 有短柄 , 全缘 , 背面密生平贴柔毛;托叶线形 。 总状花序顶生 , 长15-20厘米 , 被短毛 , 苞片线形;萼钟状 , 扁平 , 长6-7毫米 , 5浅裂;花冠蝶形 , 淡黄白色;旗瓣匙形 , 翼瓣无耳 , 与龙骨瓣等长;雄蕊10 , 花丝分离;子房柄被细毛 , 柱头圆形 。 荚果线形 , 先端具长喙 , 成熟时不开裂 , 长5-8厘米 。 种子间微缢缩 , 呈不明显的串珠状 , 疏生短柔毛 。 种子3-8颗 , 近球形 , 黑色 。 花期6-7月 , 果期7-9月 。
【【栽培】怎样规范化栽培苦参】
【栽培】怎样规范化栽培苦参

文章插图

二、生长习性
苦参喜温暖的气候 , 在平原、丘陵及低山区都可栽培 。 对土壤要求不严 , 但由于苦参是一种深根植物 , 宜选择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黏壤土栽培较好 。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与施肥 。 人工栽培苦参 , 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 。 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 。 采用大垄高床技术 , 床宽130-140厘米 , 长度视需要而定 , 床高10-12厘米 , 床间距30厘米 。
2、繁殖技术 。 (1)种子繁殖 。 7-9月 , 当苦参荚果变为深褐色时 , 采回晒干、脱粒、簸净杂质 , 置干燥处备用 。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 。 方法:用40℃-50℃温水浸种10-12小时 , 取出后稍沥干即可播种;也可用湿沙层积(种子与湿沙按1∶3混合)20-30天再播种 。 另外 , 用95%-98%的浓硫酸处理60分钟 , 也能提高种子发芽率 。 4月中下旬 , 在整好的高畦上 , 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30-40厘米开深2-3厘米的穴 , 每穴播种4-5粒处理好的种子 , 用细土拌草木灰覆盖 , 保持土壤湿润 , 15-20天出苗 。 苗高5-10厘米时间苗 , 每穴留壮苗2株 。 也可育苗移栽 。 (2)分根繁殖 。 春、秋两季均可播种 。 秋栽于落叶后进行 , 春播在4月下旬 , 以地下5厘米地温稳定到15℃以上时为宜 。 选择15-20厘米苦参根 , 每根必须具有根和芽2-3个 , 按行距30厘米 , 沟深10厘米 , 平放覆土压实 , 浇透水 。
【栽培】怎样规范化栽培苦参

文章插图

3、田间管理 。 (1)中耕除草 。 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 , 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 , 以利苦参生长 。 (2)追肥 。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 , 每年追肥2次 , 第一次在5月中下旬苗高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在8月上中旬苗高50-70厘米进行 , 追肥视植株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进行追施 。 (3)排水与灌水 。 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 干旱及时浇水 , 雨季要开沟排水 , 以免积水烂根 。 (4)摘花 。 除留种地外 , 要及时剪去花薹 , 以免消耗养分 。
【栽培】怎样规范化栽培苦参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