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大全】种防风苗期的管理


防风苗期管理的主攻方向是在保证全苗的基础上 , 促进壮苗早发 。

【花卉大全】种防风苗期的管理

文章插图

(1)控制拱棚温度:采用塑料薄膜拱棚内育苗 , 播种至出苗阶段为密闭期 , 要经常检查 , 控制好棚内温度 , 一般以20℃-25℃为适宜温度 , 如天气过热 , 棚内温度过高 , 要加盖草苫蔗荫进行降温 。 当畦面药苗见绿时 , 可通过揭膜放风的方法来调整棚内温度 。 随着幼苗的生长 , 逐渐加大放风孔 , 进行炼苗 , 直至揭掉塑料膜为止 。 畦内发生杂草 , 要及时拔除 。
(2)抗旱保墒:露地育苗田和生产直播田 , 在出苗前后 , 由于气候影响及管理不善 , 容易发生缺苗断垄现象 , 因此 , 要采取保苗措施 。 如果种子尚未扎根 , 而覆土层严重跑墒 , 有干到种子层危险的 , 要及时镇压 , 采取压、踩、轧、磙等措施因地因时并用 , 增加表土水分 , 确保播种层内有充足的土壤水分 , 满足其萌发需要 。 如果水地遇旱 , 可采取淋水或小水淹浇的办法 , 保持土壤湿润 , 促使种子发芽出苗 。 如遇雨拍 , 每逢雨后都应及时浅耕松土 , 以破除板结层 , 助苗出土 , 防止透风跑墒而发生土壤"落干"和种子"芽干"的现象 。 出苗后 , 要逐行检查 , 如果发现有缺苗断垄情况 , 要抓紧时间进行催芽补种 , 或结合间苗进行移苗补栽 , 力争达到苗全、苗匀 。
(3)间苗、定苗:生产实践中发现 , 及早间苗、定苗 , 能避免幼苗拥挤 , 减少肥水消耗 , 保持单株有一定的营养面积 , 促进壮苗早发 。 如果间、定苗过晚 , 幼苗互相争夺肥、水、光 , 致使苗弱、高脚、晚发 。 因此 , 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 。 一般在出苗后15-20天、苗高达5厘米左右时 , 按株距7厘米进行间苗 , 防止小苗过度拥挤、生长细弱 。 间苗时注意不要伤及邻近的幼苗 , 要选留2-3株生长健壮的幼苗 。 防风幼苗生长到一个月左右时 , 苗高达10厘米以上 , 进行最后定苗 , 育苗田苗距2-3厘米 , 生产田苗距13-16厘米 。
(4)中耕除草:防风直播田和露地育苗的畦面常生长许多杂草 , 影响幼苗生长 , 及早中耕可以疏松土壤 , 减少水分蒸发 , 提高地温 , 消灭杂草 , 防止草荒欺苗 , 为幼苗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 一般要求6月前进行2-3次中耕除草 , 在药苗现行时 , 浅锄一次 , 助苗出土 。 全苗后 , 可普遍深锄一次 , 促使根系深扎 , 定苗后 , 再深锄一次 。 如果下雨或浇水后 , 应及时中耕破除板结 , 做到雨后必锄 , 有草必锄 , 以利幼苗早发 , 达到壮苗的目的 。
(5)防治害虫:苗期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象甲等害虫相继发生为害 , 应做好病虫测报工作 , 及时进行防治 , 确保苗全、苗壮、早发 。 防治方法:一是采用深翻改土、轮作倒茬、合理灌溉、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等农业措施;二是利用黑光灯等进行人工诱杀;三是进行药剂处理土壤、药剂拌种、毒饵等化学方法防治 。
(6)移栽与定植:在早春发芽前对已育好的幼苗进行移栽 。 在整好的移栽田内 , 按行距30厘米横向开沟栽植 , 沟深10-15厘米 , 株距13-16厘米 , 如果土壤板结干旱 , 要进行座水移栽 , 也可穴栽 。 穴距10-20厘米 , 每穴栽2株 , 移栽穴要稍大 , 栽植时要栽正、栽稳 , 使根系舒展 。 栽后覆土压实 , 有条件的地方 , 最好普浇1次定根缓苗水 , 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
【【花卉大全】种防风苗期的管理】

    推荐阅读